首页 > 资讯
人工智能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贵州财经大学2024-08-20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被明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使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发展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的统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实现区域优势互补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新的动力支撑,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引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已在越来越多的研发和场景中应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带来巨大动力。人工智能通过机器人、计算机、大数据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给区域的协调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在多种条件的影响,经济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异。保持区域经济适度差异化能够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是确保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但区域经济不平衡的趋势持续加剧,则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造成制约。仅依赖市场机制推动技术进步往往无法最大程度地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的更新迭代,欠发达地区可能会失去资源和成本优势,进而导致要素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经济不平衡的趋势持续加深。因此,全面分析人工智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助于识别潜在机遇和障碍,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劲态势。


 

二、研究综述


       过去的三次工业革命,均带来了传统产业的变革与经济的飞跃式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全面展开,在全球范围内对现有的经济模式形成重构,推动经济创新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不断颁布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加快战略部署和实施引导,以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占据竞争高地。2020年7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建设体系建设指南》,旨在完善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对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要求和展望。

       随着政策加密推出,我国学术界加大了对人工智能的研究。目前学界普遍认可,人工智能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对经济发展存在积极作用。比如,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现有的传统基础设施相融合,助力智慧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借助市场规模效应,充分发挥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协同潜力,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并最大限度地引发技术的连锁反应。还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可以归纳为扩张效应、赋能效应和活化效应。总体来说,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高、中等技能劳动力助力经济增长质量,对中高技术行业的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强。

       关于人工智能存在的发展瓶颈,总体来说,在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推进中,替代效应与抑制效应作用下,就业总量将保持基本稳定,但结构性冲击不可避免。中国人工智能受新旧动能限制,面临国内智能消费场景层价值链低端、遭遇企业投资锐减、数字经济吞噬、国内需求疲软、外部压制升级与调控政策偏离的问题。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技术创新对就业和经济结构重组的影响受到未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并存的趋势影响。人工智能要尽可能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和结构转化的着力点,应避免索洛悖论和经济增长推动乏力。

       以上这些研究,分析了人工智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存在的问题,为本文探讨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三、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了显著增长,规模迅速扩大,并且其突破性创新也受到了全球认可。总体来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与特征。

3.1 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差距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已达到领先阶段。从环境支撑力、知识创造力、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来看,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呈上升趋势,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备巨大的潜力,并有望在未来超越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发展速度。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人工智能在研发能力、硬件设备、融资环境等方面竞争力不足,需重点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比如,从专利检索数据来看,尽管与美国相比,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数量更多,但在专利国际化水平、专利分布策略以及基础和技术发展推动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挑战对于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制约和瓶颈。

3.2 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政策环境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导致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基本集聚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实力最强,在投资金额属于千亿级梯队,其次是杭州、苏州、广州、南京等百亿级梯队。这些城市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早,发展迅猛,技术水平与产业规模在国内居于前列;而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人工智能起步晚,还处于初步增长阶段,在主导地区。人工智能产业不仅处于前沿地位,还形成了鲜明的行业特点:北京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数字与技术,促进其与金融、文化和商务等高端服务业的融合。深圳则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社会服务等之间的融合方面走在前列。


 

四、人工智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要明确其影响机制,就要进一步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对区域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4.1 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使得各行各业都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效率、提升品质、降低成本等。基于数据的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中最为重要的算法,它的重大突破使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得到广泛拓展。

       (1)人工智能产品通过运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不断提升其智能化水平,以更好地应对现实世界的挑战。在商业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利用现有数据和计算机学习算法,积累经验,提取规律并支持商业决策,更贴近人类认知与智能。此外,人工智能还产生了一定程度上替代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效果,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代表,将进一步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造成巨大影响力。

       (2)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相似,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技术,对于区域经济最主要的影响是提升生产力,通过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分析,帮助企业创新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根据一项覆盖1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但不限于美国、英国、法国)的调查,人工智能技术为这些国家的GDP增长做出了约10%的额外贡献,并显著促使其年增长率加倍。

       (3)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到人工智能对区域经济将产生显著影响。这一预测源于人工智能作为推动各国工业提升的主要技术催化剂,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给予了大力支持。据预计,在2030年,中国将拨款超过325亿元来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进程,约占全球该领域支出的12%。目前,中国一线城市是人工智能市场蓬勃发展的主要地区。就创业地点而言,上海、北京、深圳与杭州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司高度集中的枢纽。

4.2 面临挑战

       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单纯依赖市场机制往往无法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总体水平。人工智能技术对提升整体社会福利水平,存在一定限制和挑战。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资源及成本优势弱化,可能新一步加剧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对于发达地区,人工智能可能带来失业或者收入不均匀等问题。



       (1)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出现,许多高度自动化的工作岗位可能会被取代。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企业有可能会进行裁员,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取代,完成基础性的工作任务。考虑到中国很大部分产业领域仍然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就业环境将会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受到必然冲击。根据麦肯锡调研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中国大约51%的工作,相当于近4亿个就业岗位面临被替代风险。因此,在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时,有必要充分考虑并采取相应策略。

       (2)硬件供应不够的问题。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源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生产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为了推进数字经济,企业必须升级和改造现有的生产系统,尤其是嵌入式核心生产设施和高端成套设备的供应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这限制了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其作为驱动力的潜力,并限制了数字信息利用水平。这一局限阻碍了中国许多制造企业进一步发展,并加剧了企业数字化差距。

       (3)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人才缺乏的挑战在数字经济时代愈发凸显,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关键资源。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逐步深化,市场规模发展迅猛,市场规模在2022年已接近2680亿元,在2023年将超过4000亿元。然而,与如此庞大的产业需求相对的是,人才与产业应用脱节的问题日益显著,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对数字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几所大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并且这些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与行业需求不相符合,导致整体人才差距持续拉大。

       (4)当前的管理机制与数字经济跨境融合的趋势不协调。在这个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不断融合的时代,市场运作变得更加复杂,线上和线下渠道交织在一起。因此,与产业转型相关的风险日益深化。现有的市场管理体系缺乏全面监督和监管策略,无法满足数字经济模式所需。因此,监管挑战增加,人工智能技术对数字经济施加了进一步压力,在确保市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带来紧迫问题。
 

五、推动人工智能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5.1 做好顶层设计

       人工智能虽然能够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但也会对就业结构造成冲击,基于此,要做好顶层设计,将不利于影响降到最小。

       (1)基于对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发展轨迹的观察,许多职业都可能面临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风险,特别是那些缺乏技术专长和创新能力的职业政府应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以培养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带来社会变革的深刻理解。此外,应积极鼓励个人参与与其职业相关的再学习活动,以避免在这个知识经济为主导时代落伍。

       (2)需要精心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和技术发展的综合框架,准确评估该领域的短板,并迅速缩小与全球领先者之间的差距。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4500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来说,语义识别、智能搜索等均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应加强这些基础领域的技术创新。

5.2 推进各行业试点示范工程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要加快高科技园区的建设。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区域参与人工智能试点项目,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为提升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水平,需要利用集群创新效应,并在气象、通信和电力等关键领域实施分类研究战略。此外,建立多场景测试环境可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效率,并通过开放数据库促进数据资源共享。

5.2.1 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阶段,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有效助推人工智能和实体产业的匹配与融合,通过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创造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一方面,这些公司借助奇迹学习、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产品和模型,将人工智能制造与自身的生产、运营、销售和管理流程相融合,实现实践创新。同时,人工智能行业还应从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系统整合到服务业和传统行业中,并发挥各利益相关方的固有优势,在新兴产业领域培育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潜力巨大。

5.2.2 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已成为当今时代中引领潮流的核心动力,人工智能技术广泛深入的应用于实体产业,重构实体产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等所有环节,促进实体产业的重大变革与智能化发展。目前,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持续演进,转化应用不断创新,新兴业态逐步完善,产业链布局持续提升,跨界融合水平逐步提升。因此,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信心产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转化应用视为战略性发展重点,以人工智能为支撑,更好地推动当前数字经济的稳定发展。

5.3 加快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顶尖人才的培养与核心技术的创新,要加快我国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

       第一,可以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学院,围绕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培养的目标,采取“核心+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大模型与科学研究的深度结合,培养兼具高水平人工智能理解能力与专业科研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第二,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要加大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对人工智能学科的投入,包括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吸收人工智能专业领域的专家进入高校授课,加大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拓展等,通过校企合作拓展人工智能就业赛道等,培养更多跨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

       第三,支持科技企业与社会机构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目前,人工智能像各个专业领域渗透,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多科技型企业和社会机构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锋队,它们所具备的丰富应用场景,大量的数据与计算资源,能够为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提供资源力量。因此,要完善配套政策,鼓励企业与社会机构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适应人工智能行业领域人才应用广泛的需求。

5.4 为人工智能发展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在数字经济中实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并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措施。

       (1)政府应该改变单边治理的方式,实现社会协同治理,构建良好的政策生态环境。

       (2)为了加强法律框架和政策,以及完善数字知识产权的机制,必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进步,推动数字经济体系的发展。同时,应从数字技术角度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监管,并激励政策,以解决法律和制度体系中存在的差距,为数据资源流通做保障,在关注安全问题的同时,加强区域经济数据共享能力,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具有至关重要性。

       (3)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与发展思路,拟定出更具应用价值的人工智能发展计划,针对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优化服务体系的应用,持续释放数字经济中中小企业未开发的潜能。同时,应积极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框架。
 

六、结语


       区域经济增长已因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而获益,成为一种新兴的推动力量,同时会因为人工智能取代传统职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基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应重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挑战及瓶颈,推进各行业试点示范工程,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多措并举,加快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人才培养,为了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构建一个有利于其优化经济增长潜力的基础环境,并确保充分保障,消除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发展过程中遗留的一些问题,必须建立更加有效的社会合作框架,并培育鼓励创新的机制。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