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陈雅丹:隐私保护技术赋能数据要素价值可信流动
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2023-03-24

“隐私保护技术赋能数据要素价值可信流动”讲座顺利举办

  2023年3月20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陈雅丹博士后应邀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作题为“隐私保护技术:赋能数据要素价值可信流动”的学术交流讲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中数据要素有效使用与消费者保护”课题负责人乔晗教授和多位课题组成员、师生等参与研讨。

  随着数据资源的“生产要素化”,全球都在完善有关数据流通的法律法规,但数据要素化过程中面临隐私泄露、明文数据滥用、定价困难等多种难点和挑战。数据脱敏、匿名和沙箱模式等传统的多中心合作模式无法解决数据要素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挑战,而隐私保护技术是解决上述痛点的技术最优解。陈雅丹博士后在讲座中从技术实现思路、与传统数据保护方式的优劣比较、行业应用价值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隐私保护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介绍了隐私保护技术的现有实践与未来应用。她认为,相比于传统的多中心合作模式,隐私保护计算技术既能实现计算结果精度可保证、数据使用过程可追溯,又能在此基础上增加样本量、丰富数据维度,因此可以大幅释放数据价值、提升数据资源使用效率、促进数据要素化市场发展。陈雅丹博士后所研究的隐私保护技术能够在保证用户隐私及数据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打破数据孤岛,连接多数据源数据,帮助实现协同数据分析、学习建模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陈雅丹博士后的精彩讲座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入思考与讨论,参与讲座的师生和陈雅丹博士后就隐私保护技术合作推广、学生信息价值挖掘等多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讨论气氛热烈,报告在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讲座人介绍:陈雅丹博士后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敏感属性分类分级及其隐私保护技术研究、金融风险防控分析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中数据要素有效使用与消费者保护”课题组成员。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