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如何产生更多“动力”
光明网2023-03-24

  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查看服装的生产信息;大数据、5G等新技术蓬勃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工厂变得更“聪明”……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党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

  数据被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数据资源“家底”更加殷实

  关爱村里的独居老人,数据能“搭把手”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当地供电所通过村民家里的智能电表采集用电数据,来分析独居老人的用电情况。如果出现用电异常,他们会及时发出预警信息,由相关人员上门查看,避免发生意外。“业主平时在外打工,不在老人身边,我们通过监测用电情况了解老人作息,也会让业主放心一些。”供电所工作人员说。

  其实,数据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也在生产领域“大显身手”。

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如何产生更多“动力”

  河南洛阳新安县铁门镇的5G数字辣椒种植基地。张怡熙摄/光明图片

  在广东一家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车间,智能机器人有序进行作业,各项生产数据实时显示在办公区的大屏幕上,供管理人员查看和管控。与以前相比,车间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业界认为,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数据流动就像石油燃烧,可以产生动力,而动力则带来价值。比如,数据流动能够带动技术流、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数据也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钻石矿”,可通过挖掘提炼产生价值,体现在通过多维度、多领域数据揭示单一数据无法展示的规律,实现精准决策,增加确定性、可追溯性、可预判性,减少决策失误,降低风险。

  专家称,大数据产业作为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崛起,逐步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数据资源“家底”更加殷实,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基础能力显著提升,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广泛普及,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急先锋”和“主力军”的作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2022)》显示,我国大数据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1年,我国发表大数据领域论文量占全球31%,大数据相关专利受理总数占全球超50%,均位居第一;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快速崛起,市场前景广受认可。

  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政府参事、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寇纲告诉记者,当前,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政策频发、发展迅速、大有可为”。政策上,“东数西算”等利好不断;规模上,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2022年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

  “我国大数据产业基础日益巩固,产业链初步形成,生态体系持续优化,目前处于大有可为的状态。”寇纲说。

机遇与“成长的烦恼”并存

  “最近,我在网上给儿子买了几件衣服,之后就频繁收到各种童装的推送广告,好像自己的消费数据被‘偷走’了一样。”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王艳说。

  实际上,这并非个案。当前,个人消费数据等隐私信息泄露、“大数据杀熟”等行为仍不时发生,大数据产业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如何产生更多“动力”

  山东邹平某新材料科技公司工人在检测高纯氧化铝纯度。新华社发

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如何产生更多“动力”

  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平台安装成功。唐克摄/光明图片

  专家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迈进的关键时期,大数据产业将步入集成创新、快速发展、深度应用、结构优化的新阶段。

  “我国有庞大的数据资源和人口红利,为大数据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和人才基础。同时,密集出台的政策为大数据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寇纲说。

  然而,寇纲也表示,当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尚处于初期,数据交易流通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有待完善。近年来,各地涌现出多家数据交易所,但不少有“跑马圈地”嫌疑,业务开展也不够理想。同时,传统的要素监管以线下监管为主,难以适应数据要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现实情况。

  “数据流通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存在矛盾。”寇纲说,数据的价值在于流通。数据如果不流通起来,就很难产生其应有价值,但如果保护不力,造成个人隐私与商业机密泄露,不仅会影响相关权益,也可能引发社会和经济风险。如何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外,我国大数据产业仍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基础软硬件等关键领域支撑还有待加强。

  专家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产业竞争格局深刻调整,技术伦理、数据安全等风险隐患增多,均对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形成了不小的挑战。对此,我国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坚定不移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充分发挥大数据产业的引擎作用,以大数据产业的先发优势带动千行百业整体提升,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如何产生更多“动力”

  观众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体验混合现实头盔。新华社发

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如何产生更多“动力”

  浙江嘉兴数字化新农具耕出“智慧田”。新华社发

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1月29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智慧大脑(一期)上线运行。依托长三角区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智慧大脑已打通苏浙沪两省一市18条数据链路,汇聚了242项数据资源,有力支撑了社保、医保、公积金异地使用等区域一体化应用场景。

  近年来,我国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着力提升公共数据治理水平,在政策制定、平台系统建设、数据共享开放、数据开发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并取得积极进展。

  与此同时,专家认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具有无形性、非消耗性等特点,对传统产权、流通、分配、治理等制度提出新挑战,亟须构建与数字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发布,系统性布局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历史性绘制了数据要素发展的长远蓝图。

  《意见》提出,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制度。专家认为,通过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强化数据加工使用权,放活数据产品经营权,加快数据产权登记制度体系建设,将为推动数据有序流转、鼓励数据开发利用、引导数据产品交易、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未来,要强化数据资源汇聚共享。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提升数据运营效率,发展个人信息数据授权、企业数据授权,增强数据集聚能力。推进数据采集、标注、存储、传输、管理、应用等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打通政府部门、公共机构、企业不同主体之间及不同主体内部的数据壁垒。

  “推动数据标准化工作,完善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标准体系,建立多层级的数据管理标准。”余晓晖说,开展数据标准制定工作,建立包含数据基础术语标准、数据交换共享标准、数据安全隐私标准等在内的标准化体系。鼓励重点行业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模式,结合重点行业应用示范,梳理遴选重点企业数据应用标杆,加大地方和行业企业对接和推广力度,复制推广典型应用。

  寇纲表示,当前,政府掌握大量公共数据资源,可从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开始做起。一方面,政府部门内部要梳理好标准规则,统一数据收集的标准。另一方面,优化现有数据授权机制,减少反复确认的中间环节,减轻部门数据共享顾虑;探索更加符合部门利益的补偿和激励机制,激发各部门数据流通热情,加大对社保、医保、公积金等高价值数据的保障力度。

  “流通交易是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变、充分释放价值的必经之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翁翕说,一方面,要统筹优化布局,强调交易场所透明化、专业化管理,客观科学地评估试点成效,及时总结市场经验教训并调整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规则、统一标准来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履约成本,市场各方应自觉接受各界监督,并坚决制止名实不符、操纵勾结等行为。中长期来看,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将形成多种类多层次交易场所共同协调发展的格局。

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如何产生更多“动力”

  安徽马鞍山经开区某公司半导体芯片生产线上,职工在赶制应用于5G基站上的半导体芯片。王文生摄/光明图片

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如何产生更多“动力”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尹泽人制图

链接部分行业大数据开发利用行动

通信大数据:

  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扩容骨干网互联节点,新设一批国际通信出入口。在多震地区提高公共通信设施抗震能力,强化山区“超级基站”建设,规划布局储备移动基站,提高通信公网抗毁能力。

金融大数据:

  通过大数据精算、统计和模型构建,助力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在审慎监管前提下有序推进金融创新。优化风险识别、授信评估等模型,提升基于数据驱动的风险管理能力。

医疗大数据:

  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和病例、电子处方等数据库,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共享。推广远程医疗,推进医学影像辅助判读、临床辅助诊断等应用。提升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为的监管能力,助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交通大数据:

  加强对运载工具和交通基础设施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为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发展及应用提供支撑。开展出行规划、交通流量监测分析等应用创新,推广公路智能管理、交通信号联动、公交优先通行控制。通过对交通物流等数据的共享与应用,推动铁路、公路、水利、航空等多方式联运发展。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