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带来议案和提案,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实融合、深化转型升级、赋能实体经济建言献策。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愈发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数字经济不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则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越发得到重视。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我国陆续出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纲领性和规范性文件,对发展数字经济进行部署。
特别是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该规划对中国未来数字建设的发展目标、前景规划和具体方略作出全面部署,其中涉及数字科技、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安全等各个领域。
目前,数字经济正蓬勃发展。特别是在零售行业,不少企业大力推进数实融合,将技术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永辉早在2021年就提出“科技永辉”战略,坚定地进行全渠道数字化转型。此外,无人零售、到家服务、精准营销等也广泛地应用在多种消费场景中。
堵点难题依然存在
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堵点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注意到,从整体情况来看,中国数实融合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数字技术尚未全面融入到中国实体经济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中,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还未得到充分释放;消费互联网发展快于产业互联网,农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不敢、不会的困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同样关心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他表示,中小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创新主体,“我国有4800万家中小微企业,一定要鼓励它们从数字化转型到企业的转型,再到产业的升级,勇当创新主体。”王坚建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找好定位。在他看来,一些很关键的技术创新往往出现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绝不是“扶贫对象”,给资金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给“阳光雨露”,营造好环境。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代表委员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法律保障。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认为,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具有更新快、迭代升级迅速等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技术、伦理和价值的多重冲击,亟须司法制度的保驾护航。
加速推进数实融合
如何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代表委员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360创始人周鸿祎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提法,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既要攻关核心“硬科技”,也要加速“数实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实体经济各领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改造,提升生产力。科技企业更要响应国家号召,特别是要利用自己在技术方面的优势推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以数字化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到数字化“一个都不能少”。
曹鹏则建议加大政策力度,支持新型实体企业创新发展。在地方政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中,纳入新型实体企业相关内容,推动数实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水平和需求不尽相同,要立足行业特性,推进传统实体企业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向新型实体企业跃升发展;鼓励新型实体企业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路线图”和“工具箱”,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上云用数赋智”水平。“可以采用类似‘消费券’的方式发放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券’,地方政府补贴一点,服务企业让利一点,降低中小企业参与数字化的资金门槛。”曹鹏说道。
针对数字经济领域存在的法律空白,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法律委员会主任阎建国建议,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数字经济法,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研究,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力度,完善政府、平台、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多元参与、有效协同的数字经济治理新格局。
来源: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