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北斗”加持 智慧农机“抢春”备耕忙
众创网2023-02-28

  一百亩地,十人播种,需要用一天时间。换上装有北斗系统的无人机播种,需要用多长时间?在黄陂区李家集街畅享荣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答案是不到两小时。

  旋翼发出嗡嗡声,装有北斗系统的无人机缓缓上升,轻快地掠向农田上空,随即,白色雾状水汽均匀地喷洒下来。经过北斗系统对地块面积的预估,无人机喷洒的施肥量可以“恰到好处”。

  装有北斗系统的无人机正在施肥

  田间另一端,两台安装了北斗系统的旋耕机正在来回穿梭,不到30分钟就旋耕完毕。

  安装了北斗系统的旋耕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

  “目前,合作社里已有5台旋耕机、插秧机装上了北斗系统。”畅享荣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经理兰燕红介绍,该合作社有1300亩土地,主要用于种植小麦、油菜、水稻、大豆等作物。从2019年起,合作社引进装有北斗系统的无人机,用于播种、打药,耕种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农户正在操作装有北斗系统的农机

  合作社的旋耕机、插秧机等农机也逐步装上北斗系统。兰燕红介绍,用上北斗系统后,不管农机走到哪,都会留下运行轨迹,精确度可达厘米级别。基于此,北斗系统还能及时且准确地计算出耕种面积。这些都由系统完成,农户们只需看手机,就能对耕种范围、面积、翻耕深度等情况一目了然。如今正是小麦生长期,装有北斗系统的农机在为小麦除草上“大展身手”。

  安装北斗系统后,农机的耕种情况,在手机上就一目了然

  “用上北斗系统,不光能提高耕种效率,也能实现农田精细化管理,我们还享受到了国家补贴。”兰燕红介绍,她计划将合作社的烘干机、收割机等农机全装上北斗系统,全面实现智慧化耕种。

  当前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节,一批安装“北斗”智能终端的旋耕机活跃在黄陂田间地头。目前,黄陂安装北斗农用智能监测终端超过594台,农机数字化作业面积累计突破200万亩。

  装有北斗系统的无人机在春耕中派上大用场

  据介绍,为更好服务粮油生产,黄陂计划再支持安装250台以上的北斗农用智能监测终端,同时,着力用好北斗终端数据,对水稻机插、小麦机播、油菜机械播栽开展作业补贴,给种植大户稳粮扩粮吃上“定心丸”。

  来源:长江日报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