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具有第一出口大国之称的中国原料药,正在引发全球多米诺骨牌效应。
3月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表示,新冠病毒爆发后,一家制造商已发出警告,因受中国原料供应影响,一种关键药品出现短缺,现在库存已降至预警状态。根据FDA的最新报告,他们编制了一份150种药物(如抗生素)的清单,发现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中,约14%的药物的关键成分在中国生产,而8%的现成药物在中国生产。
除美国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药物生产停滞、空运减少,欧洲的药品供应链被打乱。目前,德国有近280种药品出现供应短缺局面;由于担心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恐慌性抢购和进口自中国的制药原料短缺,印度药企正在承受原料药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包括印度工业联合会早在2月16日就曾警告称,印度药企正“濒临耗尽其原材料供应”。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中国原料药企业正在积极复工中,目前非湖北地区的头部原料药企业复工率较高,石药集团早在2月10日就已经复工,目前出口正常;齐鲁制药复工率也超过95%以上;新华制药也基本复工,其仅在疫情最为严重时因出口检疫受到部分影响。
3月4日,湖北某原料药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们作为国家紧缺物资生产企业近日开始复工。“复工要求非常严格,我们都是一条生产线没有问题后,再复工第二条,目前产能在30%-40%。”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管理中心创始人史立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国外药物短缺也从侧面说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原料药企业的复工,供应会逐渐增加,但短时间内受运输、出口检疫、企业生产等影响,国外市场短缺药品恢复供应仍需一段时间。
占全球原料药产量的20%
据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局长史蒂夫·哈恩于当地时间2月25日表示:“我们正密切关注疫情爆发对美国医疗物资供应链所造成的影响。这包括,美国的关键医疗物资有可能被断供,甚至出现严重的短缺。”该部门表示,美国有约20种药物(或其原材料),只能从中国进口。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占全球原料药产量的2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获得信息显示,2018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原料药42.67亿美元,同比增长8.87%。其中,维生素类、心血管类、氨基酸类、抗肿瘤类、抗感染类、激素类等品类占据主要出口地位。
FDA前负责人Scott Gottlieb在2月底参加有关美国对流行病防控措施的国会听证会时说,美国不仅依赖中国原料药,而且还依赖中国制造生产原料药的化学原料。而这些原料很多是在湖北生产的。
数据和分析公司Global Data Pharm Source表示,仅在湖北就有44家获得FDA或其欧盟标准认可的制药厂在为欧美提供产品原料。
上述湖北原料药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很多湖北企业从1月24日春节放假开始就停产,而随着疫情发展以及封城等措施实施,生产需要的原料进不来,即便生产了产品也出不去。
“我们原料药企与普通药企压库不同,都在出清库存,很多原料属于易燃易爆危险产品,国家对此类产品库存有严格要求。而且大宗原料商品价格经常浮动,所以原料基本上没有库存,很多非湖北原料药企也是这样。”上述湖北原料药企业负责人说。
目前欧洲也出现了药物短缺局面。其中,德国柏林多家药店心血管药品和止痛药稀缺。此外,由于担心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恐慌性抢购和进口自中国的制药原料短缺,印度药企正在承受原料药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包括印度工业联合会早在2月16日就曾警告称,印度药企正“濒临耗尽其原材料供应”。
2018年,我国原料药共出口到187个国家和地区,印度、美国、日本占据我国原料药出口目的国榜单前三甲。印度虽然近年来大力扶持“印度制造”,众多医药企业也纷纷向上游发展,原料药和中间体产量有所增加,但是数据表明,印度短时间内对我国原料药的依赖无法摆脱,2018年印度进口我国原料药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占据我原料药总出口额的15%。
中国原料药在全球制药供应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茂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举例称,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数次公布对从我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清单,并一度拟将激素类、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布洛芬、三氯蔗糖等原料药纳入加税清单中,后又将上述原料药从最终清单中剔除,说明美方意识到了药品的特殊性和注册门槛高、不易替代的特点,倾向于不对从我国进口的原料药加征关税,以免影响其本国药品生产与供应。
原料药企业积极复工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共有11406家企业经营原料药出口业务,同比增加了406家,经营企业家数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增长,几乎全部由民营企业所贡献。
2018年,我国原料药出口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达到300.48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出口数量达到929.72万吨,继续创出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75%;出口均价同比小幅下跌0.53%。
从具体细分类别看,大部分原料药出口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解热镇痛类、氨基酸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等延续2017年以来的出口增长态势,出口额同比增速达到了两位数;维生素类、氯霉素类、中枢神经系统类等的出口也实现了不错的涨幅。
其中,石药集团在抗生素、维生素等细分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维生素B12、阿莫西林等药品的出口也在国内位居前列。
普洛药业目前原料药规模化生产品种70余个,销售过亿品种有11个,羟酸、D-乙酯等品种占全球市场绝对份额。
联邦制药是我国最大的青霉素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商。浙江医药是我国最大和品种最全的维生素类原料药企业,出口的还包括抗耐药抗生素、抗疟疾类等医药原料药。新华制药是亚洲最大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与出口基地,也是世界四大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湖北以外的多家原料药企业都在积极复工中。
齐鲁制药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齐鲁制药复工率超过95%,基本没受什么影响。“我们有些原料药对外销售也没涨价,上游物料方面因为是多年合作伙伴,也没涨价。目前出口正常。”
新华制药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当下处于基本复工状态,此前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出口检疫受到一些影响,目前基本正常。而科伦药业,从1月18日起就逐步恢复生产、启动科研攻关,并发动全球采购,全力支持疫情防控。
“中国作为原料药生产大国,在国际市场举足轻重,考虑疫情管控的因素,国际采购会更加积极。出口企业普遍面临的运力问题,也会随着大多数企业的复工,很快得到缓解。”石药集团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石药集团2月10日全面复工,作为保民生的产业,受疫情影响不大。
“公司有多年出口经验,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且均为长单,备货充足,可以满足当前订单需求。目前,尚未出现因疫情原因造成的订单取消或削减等情况发生。”石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湖北大多数原料药企业还未复工。“我们是作为国家紧缺物资生产企业,由防疫指挥部严格考核后,才得以部分复工。目前可以在湖北境内申请购买原料,但省外购买仍有困难。”上述湖北原料药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史立臣认为,药企生产也需要时间,另外受运输、检疫出口等因素影响,国外药品短缺问题还需一段时间才能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