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国务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金融支持
21世纪经济报道2020-02-26

2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

会议要求,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流动性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本金,给予临时性延期偿还安排,付息可延期到630日,免收罚息。湖北境内各类企业都可享受上述政策。二是增加再贷款再贴现5000亿元,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6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符合条件的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信贷力度,努力使利率比上年明显下降。国有大银行上半年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力争不低于30%。政策性银行增加3500亿元专项信贷,以优惠利率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

此前,22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2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以下简称“工作部署会议”)亦有类似表述。

而两个月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比发现,在疫情影响之下,货币政策所需要的“灵活适度”的程度加大。

“目前经济环境复杂,很多经济变量现在还无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更加灵活性的措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

近日来央行高层密集发声。224日,央行行长易纲主持召开行长办公会议,贯彻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在此之前两天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刘国强先后接受媒体专访,陈雨露24日还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进一步解读。这些发声已勾勒出了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走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短期内货币政策将以结构性货币政策为主,但也有降准、降息的可能。具体而言,一是通过3000亿再贷款支持特定行业企业,同时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以及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支持小微、“三农”;二是继续引导LPR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专项建设基金可能重启。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央行将维持宽货币+宽信用的政策主线,降准及降息空间犹存。”华西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樊信江表示。

结构性信贷政策支持特定行业

224日,央行行长办公会议指出,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的要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特别是要继续把3000亿专项再贷款等已有的金融支持政策落实好。

3000亿专项再贷款于2月初推出。具体而言,人民银行通过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对名单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因为中央财政按企业获得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实际利率低于1.6%

224日之前,全国性银行重点向全国性名单内的企业发放贷款,地方法人银行向本地区地方性名单内企业发放贷款。不过记者获悉,224日央行发文明确,工农中建交及邮储银行等6家全国性银行亦可运用再贷款资金向地方性名单内企业发放贷款。这将拓宽六大行支持企业的范围,帮助更多企业获得低利率的再贷款支持。

陈雨露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要充分利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及再贴现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并且要加大力度。“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也将进行年度动态调整,将有更多达标银行得到优惠政策支持。”

所谓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是指央行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而对符合考核标准的商业银行实行的准备金优惠政策。央行于每年初对金融机构上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相关数据采集完成后实施考核,根据不同情况银行可享受额外下调0.51.5个百分点不等的存准率优惠。

2019年银行大力推进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因此今年考核时会有更多享受第一档定向降准的银行升级为享受第二档,即额外降低1个百分点的存准率,进而释放增量流动性。国盛证券的一份研报称,预计2月底央行或推出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资金规模在3000亿-5000亿。

225日的国常会宣布,增加再贷款再贴现5000亿元,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合计10148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余额2602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2832亿元,再贴现余额4714亿元。

继续引导LPR下行

224日,陈雨露在解读“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时表示,主要是三大类措施要加大力度:首先是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让整体市场利率继续下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2019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参考MLF,贷款利率则锚定LPR。央行数据显示,2019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2%,较LPR改革前的7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为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点,降幅明显超过LPR降幅。

“随着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贷款利率主要是由市场决定。LPR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有利于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刘国强称。

MLF、逆回购利率调降的背景下,2LPR双双下降:1年期品种报4.05%,较上次报价下行10bp5年期以上品种报4.75%,较上次报价下行5bp

“短期应对疫情冲击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都要求稳增长加码,降成本、稳经济的重要性在增强,后续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LPR继续下行仍然可以期待。”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但受制于银行负债端成本的限制,单纯通过降低MLF利率引导LPR下行空间不大,市场在争论是否可能下调存款基准利率。

刘国强表示,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将长期保留。未来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基本面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近期政策层面屡屡释放存款基准利率可能调整的信号。”明明称,“相较公开市场操作降息,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对银行负债成本下调的影响更为直接显著。后续更多宽松政策将陆续推出,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大概率也在政策组合之内。”

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也被视为重要措施。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资金一方面来自央行再贷款支持,更多的则来自于发债。疫情发生后,三家政策性银行都发行抗疫专题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与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这类专题债的票面利率普遍较低,例如国开行135亿的1年期债券利率仅有1.65%。

225日的国常会宣布,政策性银行将增加3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以优惠利率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

陈雨露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会更大力度地支持三家政策性银行继续发挥作用,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对制造业企业,支持进出口银行对外贸企业,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对生猪生产全产业链的企业扩大融资支持。

“财政收支压力和赤字约束的掣肘决定了金融需要干财政的事,因此未来财政金融化将是重要发力点,尤其是政策性金融,未来将主要支持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市政建设公路等领域。同时政策性金融重点支持领域也将成为重要的扩信用对象。”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表示。

樊信江认为,特殊时期,必须要考虑特殊的政策工具,专项建设基金存在重启的可能性。

此前的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专项建设基金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工具推出。其方式为,国开行、农发行向国有大行定向发行专项建设债券,国开行、农发行利用专项建设债券筹集资金,建立专项建设基金,国开基金或者农发基金采用股权方式投入项目公司。

2015-2017年大规模投放后,专项建设基金规模达到约2万亿,但因有新增隐性债务之嫌,2018年以来专项建设基金淡出市场。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