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往往是互为主体,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亦会在武汉高质量发展中担起重任。
前不久闭幕的市两会上,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民营经济在全市稳增长中的突出贡献,并表示将一如既往把民营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成立5年,融资两亿元,象辑知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正计划今年上市。近日,在武汉市中小企业2019年度创新发展论坛上,“象辑科技”等一批新的“专精特新”企业、名品、名家受到表彰,并把它们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印刷成册,分发给现场参会的200位企业代表,为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有益借鉴。
当天的论坛由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武汉中小企业协会承办,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标杆,引导全市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推动武汉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武汉中小企业协会在过去一年里,充分发挥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之路,搭建平台助力武汉中小企业走向全国,因工作成绩突出,湖北省政府授予武汉中小企业协会“全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
去年,武汉着力优化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出台了《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立“企业有所呼,政府必有应”的“企业直通车”平台,及时回应民营企业关切,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困难,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有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去年武汉实现了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8家,净增152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2801家,创下5年来新高,新增、净增及规上企业总数稳居全省第一。
当前武汉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叠加聚焦。武汉高质量发展进入“高光时刻”,城市红利就是企业发展的最好机遇,中小企业坚定信心扎根武汉,精心耕耘,必有所获,必有大成。
武汉中小企业协会会长、竹叶山集团董事长陈志福说,过去的一年,武汉中小企业协会履职尽责,以全面推动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为宗旨,围绕创业创新、培训、咨询、校企共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认可。
今年协会将优化“服务品牌”建设,精准服务中小企业,发挥平台作用,开展“企业服务行”活动,以服务为本,为中小企业代言,努力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转型,激发中小企业内在活力,为实现武汉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3家企业成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2019年,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同济现代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在汉企业参加并通过了工信部“专精特新”认证。
军运会期间,堪称“最强大脑”的指挥中心,能清晰显示军运会各场馆信息、人员信息、视频监控等实时画面,并有柱状图、饼状图等大数据图表分析,并且能够实时呈现城市交通、气象、地理、环保、媒体等不同主题的“多张图”运行状态监测界面。
能观察、能感知、能思考、能指挥的军运会赛时联合指挥部“大脑中枢”正是由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历时7个月自主研发。
据了解,武大吉奥是我国领先的地理智能、大数据技术研发及服务企业,公司拥有20年地理信息实践与管理经验,业务体系涵盖自然资源、城市治理、智慧城市等行业领域。目前公司在北京、江西、广西、广州、深圳、西安、无锡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服务区域遍布我国29个省400多个县市。
同济医药凭借“便乃通茶”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该产品20多年来始终畅销不衰,拿到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还入选国家“863重大项目”,并被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六部委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时至今日,这个专利产品仍年销数百万盒,累计已让数千万人次患者受益。
据介绍,去年,该协会在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组织推荐了一批优秀企业积极申报,经过严苛的评比,最终武大吉奥等3家企业脱颖而出。
据了解,2018年11月国家工信部开展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导企业加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专精特新”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企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它们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工信部计划用三年时间(2018-2020年),在全国培育6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19年,武汉上成生物、武汉双虎涂料、武汉科达云石、武汉英纽林、长利玻璃及中科通达等6家企业通过了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精特新”资质认证。
以服务促发展,当好中小企业“娘家人”
武汉中小企业协会是企业自发建起来的“家园”,也是政府的“助手”,长期以来致力于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向政府建言献策,支持会员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过去的一年里,武汉中小企业协会创新服务模式,搭建政企对话平台,促进协会企业交流走访,引导武汉企业“走出去”,加强企业间的异地交流,强化服务能力,促进武汉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为推动武汉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武汉市中小企业协会先后邀请李子彬、刘克崮、汪海粟、白玉等知名专家学者为中小企业“送智”。
2019年3月,第12届中国中小企业年会成功在汉举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在会上为武汉中小企业深度剖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解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新政,为武汉中小企业“指点迷津”。
在第12届中国中小企业年会上,长江电器等三家武汉代表企业分享了企业的成功经验,充分展示武汉中小企业的活力。该活动为武汉企业与全国中小企业代表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
协会为促进武汉中小企业的发展,举办了“创业十佳大赛”“专精特新成果征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纳了一批优秀的企业成为会员,服务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组织“企业研学”,增强会员企业的交流合作。去年,武汉中小企业协会走进光谷、东西湖、汉阳、黄陂等地,宣传典型企业发展经验。
福达坊董事长郭道雄讲述了做良心好油,从小作坊成为全国民营油产品行业的中坚力量,将“福达坊”做成全国驰名商标。
软通智慧负责人张学广分享了数字产业及智慧城市发展的最新趋势,引发会员企业共鸣。
组织协会企业到重庆进行交流,重点走访了重庆两江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重庆骑士医药和重庆玮兰床垫等企业,其中曙光集团以楼宇产业园为依托,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打造新型产业集群,成熟的产业发展经验极具借鉴价值。
据介绍,今年,武汉中小企业协会将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武汉)中心、协会各分支机构和企帮咨询服务中心为依托,与导师团、协会顾问团联手,全面开展企业服务行活动,制定企业帮扶计划,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同时,利用协会平台资源,结合长江经济带的地域特色,开展“中国(武汉)长江经济论坛系列活动”,进行长江沿岸城市间、协会间和企业间的学习交流和项目对接。
优化中小企业营商环境,从解决一个个问题开始
扑下身子,走到企业身边去,不是嘘寒问暖,而是与企业跑在一起,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
不久前,武汉中小企业协会到武桥重工集团走访,该公司负责人见到“娘家人”来企业了,说出了“掏心窝”的话,武桥重工非常看好应急装备市场,打算在这一领域大干一番,经过一番调研,发现作为设备生产商却难以在武汉找到零部件供应商,“一个企业不可能所有零部件都自己去开模浇铸,产业链的配套急需完善。”
武汉中小企业协会发挥平台优势,与企业共解项目配套难题,用武汉产业链库帮助企业寻找优质的供应商。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在培育产业链上加大工作力度,当前武汉正在建设国家级的五大产业基地,每个产业的链条上都蕴含着商机,中小企业更加机动灵活,可以围绕武汉正在打造的产业集群进行深耕。
会上,武汉中小企业协会创会顾问、原中南财政政法大学MBA学院院长汪海粟以《中小企业创新创造之发展的跨年思考》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
汪海粟教授研究中小企业40余年,他说,进入学界之前,曾在武汉的工厂和政府经济部门工作过,一生都在与武汉的中小企业打交道,感情非常深厚。
他说,中小企业的数量在持续增加,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内生动力在增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指数显示全国范围的经济仍维持增长。
他坦言,调研发现,企业尽管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很多企业还在追加投资,说明这些企业仍然对市场充满信心。
汪海粟从行业领域分析,部分领域的消费出现了迅速增长和明显增长的态势,如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这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常常改变大众的消费状态,更迭消费结构,而且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应高度重视这个结构的变化。
他建言,行业协会还可发挥更大作用,如为中小企业搭建跨区域企业家交流平台,让本地企业家走出去,邀请外地企业走进来甚至加盟本地企业,分享企业发展经验。
企业注册武汉市企业融资对接平台,仅30分钟后第一家银行就打来电话
两三天工夫,有6家银行相继与企业对接,十天不到,两家银行已对企业进行深入调查。这是去年底上线的“武汉市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汉融通”表现出来的工作效率。
在武汉中小企业年会上还发布了“武汉市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汉融通”正式上线运行的消息。武汉市地方金融局有关负责人讲述了一企业从申请到银行“秒回复”的案例。
该平台由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主办,平台的基本功能就是,利用政府的大数据对企业进行初步评价,把信用良好的企业推荐给金融机构,帮助提供融资对接。
据介绍,“汉融通”平台旨在整合政府大数据资源,利用前沿信息技术和先进的评价模型,在保障企业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同时,缓解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搭建“融资服务+信用评价+持续经营能力评估”的“互联网+政务+金融+大数据”融资服务链。
“汉融通”平台首期上线的金融机构为全市22家商业银行,试运行期间,已提供了116个金融产品,227家支行在线受理企业的融资申请。至15日已有247家企业入驻并完成认证、人脸识别,融资总额2.8亿元。
下一步,平台还将持续上线小额贷款、融资担保、金融租赁、保证保险、股权投资等融资功能,为企业融资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