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主打在线手机K歌的社交软件“音遇”横空出世,这款APP在11月中旬的每日活跃用户数还不足1万,从11月14日开始,APP用户量开始迅速上升,在11月20日APP日活跃于用户数已超过20万,目前这一增速仍在保持。截止12月2日,已连续11天维持在App Store社交类免费榜的前5名,甚至还曾一度超越小红书、微信占领了社交榜第一的位置。
从劲歌抢唱,到热歌接唱,再到“任务”、“成就”、“排行榜”等元素,音遇想要通过游戏和竞技鼓励用户参与的目的非常明显。
所以音遇选择了用游戏和竞技的方式,刺激用户进行内容产出,同时,游戏的新鲜感也能暂时弥补内容的不足。目前音遇主要有接唱和抢唱两种玩法,赢得比赛可以获得积分,积分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登上排行榜,收获粉丝和打赏。
与其他K歌类App强调“订阅”的社交思路不同,音遇希望通过游戏内的“即时互动”帮助用户建立关系。游戏本身会产生社交需求,同时也提供了社交内容的支持,音遇把游戏的这种特性,嫁接到K歌类App上,可以说非常讨巧了。
“音乐+社交”这一模式使音遇在众多音乐类软件中脱颖而出。在2013年,网易云音乐以“发现与分享”的定位进入市场,这是我国音乐应用市场中首次推出“音乐+社交”概念。“情感的传递和交流是人类行为的本性,我们需要满足用户的这个痛点,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说,“所以我们当时立项的出发点就是,希望用户们,在听歌时,不只是听歌。而要达到这一点,社交,成为了最好的切入点。”
所以在巨大市场下,音乐平台加入社交属性可以让音乐有了情感和温度,使用户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提升用户留存度,增加音乐APP的忠诚度。
音遇的火爆是因为对嗓音和演唱技巧并无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并加入了竞技游戏的元素,使其具备了自传播能力。在接唱时,用户除了以歌会友,还可以通过文字交流和互赠礼品的方式进行互动。
音遇凭借用户参与的低门槛、在接歌竞技过程中加入社交属性,使得音遇上线两个月,便吸引大量年轻用户玩家。
这款App在定位上一目了然,主打社交+音乐抢唱竞技。但是就目前来看,它的社交功能并不完善——用户在音遇上并不能自主进行组队,只能进行简单的关注但是好友互相关注之后,也无法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当然,作为一款尚未成熟的产品,音遇要面临的挑战也远不止这些,例如版权、变现等等。让我们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