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其中改变最大的莫过于出行服务。作为网约车行业的先驱者,滴滴打车已经在乘客的心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但今年的几次顺风车事件,滴滴打车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乘客对于滴滴更是大失所望。如今,顺风车业务已经下线整改一段时间,针对乘客出行安全问题,滴滴做出了一些改变,比如说一键报警功能、紧急联系人、全程录音、人脸识别等。
10日,滴滴发布公告称,滴滴将于10月18日试行黑名单功能。司机乘客均可拉黑对方,试行期间,加入黑名单后暂时不可取消,而且“屏蔽”后的12个月内平台不再为双方匹配订单。
此外公告内容还表示,除了在现有评价体系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增加黑名单功能之外,已有的一键报警、紧急联系人和未成年人乘车提醒等安全功能也将继续优化。
滴滴近期一直在开展安全体系的整改和升级工作,滴滴8日给出的数据显示,9月30日到10月7日期间,有405万用户添加了紧急联系人,606万用户使用行程分享功能。长假期间,客服日均进线176万次,日均帮助近5000名乘客找回遗失物品,9月底成立的“警方调证对接工作组”7乘24小时待命,在警方提供有效证明的情况下,最长不超过10分钟即可配合警方完成调证工作。
9月,滴滴上线“行程录音功能”。滴滴认为该功能对潜在司乘双方不文明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可以降低车内冲突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公正解决司乘纠纷。目前,行程中录音已经覆盖90%以上的订单。
滴滴表示,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加密保护技术以及严格的录音采集和调取规范,保障乘客和司机的隐私安全。
滴滴最新数据显示,在平台各项安全措施逐步落地的综合影响下,日均每百万订单车内冲突数从52.2单下降至27.1单,一个月前的数据是每百万订单车内冲突数由52.2单下降至44.7单。车内冲突率较一个月前下降了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