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运动服饰龙头安踏体育公布了2018年中期财报。相比于近年来每年20%的增速,今年上半年,安踏体育营收达105.5亿元,同比增长44.1%,创下近10年以来最高的营收增速。
安踏业绩“狂奔”,很大一部分归功于旗下高端产品FILA(斐乐)的业绩高速增长。2009年,安踏收购了FILA在中国地区的商标使用权和经营权。经过近十年的经营,终于将FILA发展成为安踏高端产品线的标志性品牌。因此,有了FILA这个成功案例后,安踏开始深入贯彻“多品牌战略”,频频收购高端品牌。截至目前,安踏体育旗下拥有Kolon Sport、Descente、FILA、FILA Kids和Kingkow等高端品牌;安踏、安踏儿童、NBA品牌和Sprandi等大众品牌。
据媒体报道,一年之前,安踏体育执行董事兼安踏品牌总裁郑捷曾在2017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提到,FILA的营收占比已接近安踏营收73.2亿的30%,即21.96亿元。在今年的发布会上,郑捷则透露:“FILA的增速达到了85%以上……FILA3个月新品售罄在60%以上。”
安踏体育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2017年同期的20.58亿元下降至14.76亿元,同比下滑约28%。今年上半年,安踏体育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明显低于同期净利润,两者相差近5亿元,原因为何?
对此,安踏体育执行董事兼集团总裁郑捷表示,一方面与直营店占比提升,备货致库存提升有关;另一方面与提前一些供应商付款,锁定棉花、羽绒等原材料价格有关。“整体上,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属正常范围。”安踏体育CFO赖世贤称。
另外,上半年,安踏体育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0.58%提升至54.26%,但净利率却由19.76%下滑至18.54%。
公司净利率下滑或其与广告宣传费用大增有关。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安踏体育的广告及宣传费用占公司总营收的11.7%。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6.81亿元。对于广告费大增,安踏体育认为主要原因是去年第四季度与中国奥委会续约所致。
飙升的广告费用吞噬了安踏体育净利润,导致公司净利率下滑。而安踏体育占营收11.7%的广告支出也明显高于国内同行361度和李宁。截至今年6月末,李宁和361度的广告支出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0.5%和8.7%。“近年来公司的广告费开支一般在10%~12%之间,未来基本还是会维持在这个水平。”赖世贤称。
虽然安踏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之前“书包抄袭”事件仍对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影响,背后体现的是安踏对知识产权的不够重视,这点值得注意和总结;再者,在多个品牌管理方面,如何形成有效协同,对安踏而言是一个新挑战。需要释放每个品牌的经营积极性,还要在供应端、营销端、零售端形成协同,相互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