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创新引领:长沙探索“一校一园” 走出校门口就加入创业园
湖南卫视新闻联播2018-08-22

把园区建在校区里,让高校的科研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一年来,长沙市与湖南高校共建“一校一园”模式,让师生走出校园就进了创业园,推动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这是前不久,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的实验。巨大的“黑匣子”接上几根水管,就能净化青海盐湖的卤水。制造锂电池所需要的锂,就是从这种净化过的卤水中提取的。中国的锂资源80%在盐湖中,但中国盐湖卤水镁锂比偏高不易提取,中南大学的科研团队用十多年攻破了这一难题。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何利华:盐湖卤水锂资源开发,关系到我国锂工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这项新技术,最终以1.048亿元的高价从学院“转”出,成了中南大学科技园的项目。投资方看中的,正是科技园毗邻大学的优势。

 

江苏中南锂业副总经理 张治奎 :(中南大学)校方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这方面的人力智力支持。

中南大学拥有大量尖端、成熟的科技成果,吸引了180多家企业来科技园洽谈合作,其中50多家企业已落户,涵盖了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

中南大学科技园 副总经理 伍晓赞:科技园是科技成果转化之路上的一个点,科技成果一出校门就进了我们科技园。

长沙市还采取与湖南高校共建公司的模式,导入产业、运营平台,加速成果转化。在后湖一带,湖南师大艺术小镇、湖南大学创意设计小镇都在火热建设。

长沙市后湖片区综合整治拆迁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文创小镇和科创小镇建设方面都已完成80%左右,预计十一月底可以完工。

目前,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已形成“后湖知识经济圈”、“桃子湖高校双创街”、“西湖互联网58小镇”等多个科技创业群落,构筑起蓬勃的科创生态。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