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京东二季度财报净收入同比增长31.2% 持续投入供应链能力加持电商
众创网2018-08-17

京东发布了一份漂亮的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京东净收入达到1223亿元,同比增长31.2%,创下单季净收入新高,用于技术研发的投入为27.81亿元,同比猛增79.8%,这也是京东连续3个季度技术研发投入增速超过70%,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幸运的是,京东在技术研发上高举高打,并未影响自身稳定的盈利态势,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录得净利润为4.781亿元,连续9个季度实现盈利。退一步讲,即便重回亏损状态,也无法动摇京东向技术京东转型的决心。

京东稳定的利润水平,确保技术研发投入不束手束脚,而技术对无界零售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加持,又能促使京东净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减去研发开支仍处于盈利状态,有足够本钱继续支撑技术研发,技术研发反哺业务发展,最终形成正向循环。不得不说,All in技术的京东已找到无界零售的突破口。

自建物流是京东20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决定,不仅为其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出色的用户体验超过任何竞争对手,也使其成为员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京东拥有超过17万员工,其中一半以上是配送员和客服。随着京东的快速发展,员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管理成本和难度也将随之增加。

京东掌门人刘强东曾表示,京东未来员工数会超过100万,自己有信心和能力管理好100万人。不过,无论是从京东未来还是时代潮流来看,百万员工那一幕都不可能实现,因为京东已着手改变。

一方面,对于未来12年成为纯粹技术公司的京东而言,技术掀起效率革命是必然趋势,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才能体现高科技,而不是一味靠人海战术。另一方面,AI时代来临,那些枯燥重复、技术含量低的职业最有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用刘强东的话来说,未来机器人将可能替代今天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蓝领工作。

对于拥有庞大配送队伍的京东而言,拥抱AI势在必行。当然,这并非简单的压缩成本考量,相反大步向前的京东仍在不断招人,只不过员工规模增长较过去有所放缓,而是着眼未来,仓储、分拣、干线运输、末端配送等全流程均能实现智能化操作,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事实上,去年2月,刘强东在京东开年大会上就勾勒出一幅未来图景。他表示,第二个12年,京东要用技术把过去12年的商业模式每个环节进行改造,力争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商业体。京东研发费用主要投入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上,应用于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AI售后服务等领域,既服务自身零售体系,也可以对外技术输出。

除了对显而易见的仓配体系进行改造,技术还可以用于定价、补货、售后、个性化推荐等诸多环节。比如,基于大数据,京东在全站应用“千人千面”,实现了精准化、个性化的全面推送。再比如,Y事业部打造的智慧供应链组件不仅可以洞察市场、智慧选品、优化定价,还能提高智能消费预测、智能补货全面自动化。

在“零售即服务”的战略指导下,京东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被用于各个可能成为零售基础设施的模块中,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引擎。今年二季度京东净收入再创新高,说明技术驱动下的业务焕发新面貌已被用户感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京东无惧影响利润和股东波动,持续加码技术研发,目的是保证自身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创造力,带动整个行业的成长。可以预见的是,京东未来可以跑得更快、更远,技术开放赋能行业也将带来更宝贵的社会价值。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