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新三板公司广东莱盛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莱盛隆)正式宣布倒闭。然而,财报却显示,这家企业在2017年净利润超过了1000万元。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竟发生了如此大逆转,莱盛隆究竟经历了什么?
根据莱盛隆贴出的公告,“公司因经营不善,现仍拖欠全厂员工2018年5月部分及6、7、8月份工资”,莱盛隆“已无能力支付以上拖欠员工的工资”,所以决定“正式放弃经营”。
据爆料,莱盛隆在此次宣布正式放弃经营之前已累计负债2.007亿元。其中。拖欠银行贷款3670万元,小额贷款1.39亿元,供应商欠款2200万元,员工工资300万元。
在宣布停止经营之后,莱盛隆也制定了还款计划,其中对于银行的欠款,莱盛隆计划用“罗总(莱盛隆总经理罗文星)、胡总(莱盛隆董事长胡汉明)5套房子继续抵押,续贷,只交利息”;对于拖欠的1.39亿元小额贷款,以及2200万元的供应商货款,莱盛隆希望通过“工业厂房变现”(价值约7000万)、客户应收款和库存(价值约2800万元)来偿还。不过即便如此,这两项加起来,总价值也只有9800万元,远低于拖欠小额贷款 供应商的1.61亿元。
对于拖欠员工的300万元工资,莱盛隆也希望通过客户应收款来支付。
按照现行法规来看,莱盛隆应该首先偿还拖欠的员工工资,然后再归还银行贷款,不过银行好在有房产抵押,所以没什么大的风险。不过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和莱盛隆的供应商来说就有点惨了,总的1.61亿的欠款,如果选择一次性付清,最多只能收回9500万元的欠款,几乎是打了6折。
据莱盛隆官网资料显示,莱盛隆成立于2007年1月,为国内第一批生产高容量电池的制造商,主营业务有移动电源、电池、充电器等手机零配件,是一家中等规模,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上市企业,主要从事无人机生产设计、研发、销售经营与服务培训。
2015年莱盛隆成立植保无人机项目事业部,曾全国首创推出有效载重80公斤药水的植保无人机和领先技术的弥雾喷洒无人机。2016年2月24日成为新三板上市企业。
从公开资料来看,莱盛隆如今经营不善至工资都无法发布的地步,背后原因既有其长期积累的风险也与其转型失利有关。2016年、2017年,莱盛隆研发费用都在千万元以上。据悉,2018年以来,莱盛隆的“植保无人机”被频繁爆出炸机、坠落、失控等事故,且维权难,是导致其破产的其中原因之一。
如今,莱盛隆风险爆发,工资无法支付,放弃经营,8月15日宣布2018年半年报也无法如期发布,留给员工的,只剩“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