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先生在今年5月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指出,新零售时代,物流必须要靠数据,未来的物流公司要成长,要靠数据,靠技术,靠人才,高度投入技术研发。
8月上旬举行的第二届阿里供应链开放日,阿里抛出了新零售的一个“核武器”——智慧供应链。
新零售中,所有的一切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商品、价格、消费者、竞争对手等信息瞬息万变,各个职能必须高度协同同时去服务于消费者。供应链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被动的等待前端信息的传递,而是要主动的参与到更加前端的服务消费者的工作中去,如商品选择、销售预测、动态定价、自动补货、采购计划等职能。
菜鸟赋能“三部曲”
今年,某跨国消费品牌中国负责人找到菜鸟,希望帮忙优化供应链。
菜鸟的解决方案是供应链升级“三部曲”:全链路、全渠道、全场景。
第一步,整合线上渠道,实现一盘货,线上大部分商品流通已经数字化,比较好实现。
第二步,线下数字化,包括门店、仓储、物流整个体系的数字化,以便掌握商品流通,动态的线下计划协同,不同店、仓储的实时调拨。
第三步,线上线下的全渠道一盘货。
菜鸟做了一件事情,帮这家企业把菜鸟合作伙伴的仓储全部数字化打通,通过智能分仓实现线上一盘货,用最合适的仓库、最合适的链路出货。但是,因为经销商买断了货权,线下一盘货还无法做到。
盒马供应链破局
生鲜、快消品是高频消费的万亿级市场,是每个人,无论男女老少,贫穷或富有每天都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这是海量的新用户基础、用户使用场景。
盒马的方法是供应链拆解为若干关键节点,各个节点的货物状态、员工行为全部切割成最细小的动作,把这些信息输入系统,数字化生成可追踪的指标,“商品在什么空间、哪个位置,准确度99%以上。”
AI指挥的智能供应链
在供应链的流通环节,AI算法则主要应用于订单履约的最优解决方案。比如消费者下单后,商品是从仓库发货,还是门店发货,从哪个位置发货,采用什么样的配送路线,都可以进行智能化决策。何崚透露,这个技术与某个商家合作,每年能帮他们节省上千万履约资金。
AI算法在流通环节的另一个应用场景是智慧门店,包括门店选址、门店数字化,比如通过跟踪货品消耗速度,及时下达补货指令;通过消费者行为追踪,优化门店的动线设计和货架排列,提升坪效和人效。
据阿里供应链平台事业部产品技术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推出阿里智慧供应链服务“水晶球”,前期主要应用于阿里生态系企业,比如天猫的备货、销售、物流环节。接下来将尝试把这些服务产品化,9月份以后逐步开放,赋能更多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