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9日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国移动)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为39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657.42亿元,同比增长4.7%。上半年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为39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
同时在发布会上中国移动CEO李跃对外公布,中国移动有计划分拆三至四家子公司独立上市,在子公司的选择上倾向于独立运营、与大网业务关联较少、能清晰核算的公司。
当晚,中国移动公关部的相关人士表示,上述说法不实,公司正在辟谣。
同时,针对传中国移动在5G上选择与外企合作建设5G网络的消息,今日中国移动官方表示,公司目前为止没有和任何公司签订正式的5G采购协议,之前与诺基亚签订的设备采购框架协议,内容主要是针对现有网络升级改造开展合作,与5G没有关联。
此前,诺基亚宣布与中国移动签订10亿欧元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5G方面达成战略合作,还包括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服务领域。
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移动的利润用“暴利”二字形容并不过分。尽管每天净赚3.6亿元,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在财报分析会上却表示:中国移动的用户增长和流量份额正处于一个下行的区间,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不限流量的资费套餐。
不可否认,流量漫游的取消,以及不限流量套餐的普及,这确实会对中国移动的业绩会产生一定影响。然而,流量漫游取消后,很多用户的通信支出提高了。一些报道报道称,消费者此前购买的省内不限流量的套餐大约在50元左右,7月份流量漫游取消政策落地后,三大运营商的不限流量套餐已经拉升至80元左右。由此不难看出,不限流量套餐的普及,增加了中国移动的营收。
不难想象,一旦5G牌照发放,流量业务将是中国移动的主要营收来源。一边是监管部门提速降费的要求,一边是被互联网OTT蚕食的业务,中国移动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从3G到4G,中国移动的业务创新一直没有起色。如果5G时代中国移动营收仅靠流量业务,那么中国移动就是名符其实的“管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