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贸易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以科技、以品牌驱动的出口企业、出海产品成为趋势,品牌出海成为中国产品登上国际舞台的重要环节。
一个国家的品牌要跨越物质空间,市场环境的差异,文化差异进入国外市场,并进行企业利润活动是非常困难的,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克服。
然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凭借信息的优势,也改变了这些差异带来的困难,为品牌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不论是通过自建站还是第三方平台,跨境电商都给品牌运营商提供重要的机遇——实现产品端与最终消费者的互动。借助这个互动,卖家可以传递品牌信息、产品信息,甚至于卖家可以得到消费者的批评或赞许,进而改进产品设计、物流方案、包装设计以及品牌方案。
井喷式出海的背后,国产品牌溢价在步步进阶
发展至今,不难看出品牌出海已经为中国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市场增量。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出海,根本目的并非为了利润,也不是为了销售额,首要目标是要把民族品牌推出去,提升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随着天猫出海等各项出海计划的实施落地,“自有品牌”在成为中国制造出海敲门砖的届时,也带动了品牌文化的传承。
下半场竞争加剧该如何脱颖而出?
跨境电商并不是一个新的事物,其实性质相近于“外贸+电商”。在社交媒介如此多样、发达的今天,面对新消费主力军的崛起,品牌方借助社交媒介抢占市场份额的趋势愈加明显。
除了提高传统的性价比之外,卖家也应该尝试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品,借助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外知识产权的相互制约,为品牌出海留有生存空间和话语权。
国内品牌跨境出海优势:
1、中国智能产品创新大爆发
2、东南亚消费市场大升级
3、互联网思维用户获取成本低
4、蓝海市场,竞争不激烈
国内品牌跨境出海不足之处:
1、本土网络口碑营销人才稀缺
2、本地化商务公关能力薄弱
3、国际市场管理工具缺乏
4、跨国物流清关难度高
新品牌的发展机遇在时间上是有限的,也就在3-5年内,跨境电商涉及的领域会更广,涉及国家越多,且各个国家电商发展程度不一。在这样短的一个时间内,品牌运营需要尽快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品牌定位、产品体系以及服务支撑等环节。尤其是在价格区间这个关键定位上,目前80%以上的卖家都在红海中以价格战相互竞争,而非所谓的蓝海。真正未来能做起来的中国出海品牌会产生于那20%的卖家中。在强化产品基因、品牌基因的基础上,更应当培养出认可品牌的核心用户。且这些品牌将会很快和线下零售相结合,未来跨境电商的品牌出海红利期,将是会在线上线下各爆发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