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武汉民营企业100强”“2018武汉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两大榜单来啦!
根据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试行)》精神,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市工商联共同组织,在尊重企业自主申报和各区、商会推荐的基础上,以2017年企业营业收入为依据,武汉市工商联完成了这两个榜单的排序。
2018武汉民企100强入围门槛(营收总额)为9.51亿元(民企制造业50强入围门槛为5.06亿元)。从营收总额上看,16家企业跻身百亿俱乐部,比去年增加5家。
本地制造业民企在2017年加快了转型升级。从制造业企业的高技术化程度看,进入2018武汉民企100强榜单的35家制造业企业,有14家获高新企业认定。在2018武汉民企制造业50强中,获高新企业认定的有21家。
本地民营企业创新力度持续增强,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最高的是高德红外,占比达24.39%,相当于每收入4元,就拿出1元搞研发。
纳税额和容纳就业人数是反映企业社会贡献的最直观的两个指标。
从纳税总额来看,百强民企2017年实现的纳税总额为226.98亿元,较其2016年的190.75亿元增长18.99%,略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
从员工人数来看,百强民企2017年共容纳就业人数386097人,较2016年的356737人增长8.23%。
众创网发现,2018武汉民营企业100强中有互联网企业占总量的6%,占营收总额的14.84%。
专家表示,互联网企业需要的营商环境,包括放管服改革、加快审批时限、财税政策、人才落户、金融支持、能源及用地成本等诸多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要尊重互联网企业发展的规律,多鼓励培育,少干预插手;多雪中送炭,少拔苗助长。
互联网产业竞争激烈,湖北如何巩固优势再上台阶?
从整个中国互联网格局看,湖北互联网也有机遇。”湖北电信公司网络发展部高级专家欧阳国圣认为,北京地区的互联网产业特点是大而全,长三角重点在娱乐生活,珠三角侧重智能硬件。武汉有全国最多的大学生,可从直播、人工智能为切入点,打造中国互联网第四极。
“融资问题是困扰湖北互联网企业的顽疾,武汉不像北上广深,天使基金、风投机构众多,武汉需要发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光谷产业引导基金等母基金的引导作用,让湖北互联网企业留得住、长得大。”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说。
接下来,一起看看哪些企业入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