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收到了欧盟43亿欧元(约合50亿美元,或342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罚单,欧盟认为谷歌基于安卓系统存在垄断行为。
相比高额的罚单,“富可敌国”的谷歌更担心的还是对安卓生态以及谷歌生态的影响,对于安卓垄断地位的挑战将导致围绕着谷歌的开发者流失,同时影响谷歌的广告等收入。
欧盟给出的三大理由,其一是谷歌要求制造商在安卓设备上预装 Google搜索和Chrome浏览器;其二是给制造商和运营商付费,让Google搜索成为产品上的独家搜索工具;其三是谷歌不允许制造商销售搭载竞争对手开发的安卓分支系统的移动设备。
桑德尔·皮蔡针对欧盟的回应,我们把它总结为这么几点:安卓没有垄断,和iOS形成竞争;虽然安卓开源,但也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否则会带来碎片化问题;安卓预装应用有很多种,来自于多个开发者,用户要更换也很容易,例如Chrome的替代应用Firefox、UC的下载量都很高;安卓是免费的,所以需要预装应用来盈利。
谷歌的核心观点是,安卓是谷歌主导开发的,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免费的情况下预装自家的应用几乎是唯一的盈利方式。
面对欧盟的裁决,谷歌在上诉的同时,还拿出了“王牌”——可能对安卓系统进行收费。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谷歌不太可能收费。刘兴亮说道:“谷歌是家聪明的公司,做平台,靠其他方式赚钱,而不是靠卖软件收费,安卓系统收费只是‘气话’。”
即使真的收费,业内人士也表示可能只是针对欧洲。就国内而言,安卓系统对谷歌来说更多的是市场占有率,为今后做准备。因为国内并不能使用谷歌服务,在国内预装也很少,在中国赚钱效应并不明显。但是国内安卓生态的贡献对谷歌生态还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