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心脑血管影像公司数坤科技已完成亿元A轮融资,由华盖资本、晨兴资本联合领投,天使轮投资人远毅资本继续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新产品研发,推进心脑血管人工智能诊疗一体化平台构建。
“我们总会选一些起步相对有挑战性的疾病领域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让整个行业开阔思路,探索更多的病种领域。” 数坤科技 的创始人兼 CEO 马春娥提起了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实践初衷。数坤科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医疗大数据的价值,目前其主要在医疗影像方面发力。就像马春娥说的那样,数坤科技“不走寻常路”,别人做肺、肝,它却用人工智能来看心血管。马春娥强调:心血管疾病通过影像诊断及时防治的生存率比肿瘤疾病要高很多。所以,影像的筛查非常必要。
如今,人工智能影像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备受各方关注。
众创网了解到,日前,一场神经影像领域的“人机大战”在北京举行,医疗人工智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准确率,战胜多位神经疾病专家组成的“人类战队”。
在这次大赛中首次于公众正式亮相的神经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BioMind天医智”由全球首家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同研发完成,也是目前全球首款头部疾病(涵盖脑肿瘤、小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脑卒中等)MRI、CT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整体应用产品。与其对应,此次出场应战的“人类战队”,则由25名全球神经影像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优秀临床医生组成,他们中不乏拥有几十年临床工作积累的影像学“大咖”,以及有志于AI系统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最终,人工智能(AI)选手“BioMindTM天医智”以高出20%的正确率,战胜了来自全球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25名医界“最强大脑”。
高培毅教授介绍,医院一个影像大夫每天读片诊断的时间达到18个小时。按照“BioMind天医智”目前的速度,一个大夫一天的工作量,它只需要400—500秒,也就是不到10分钟的时间。现在患者到医院做核磁,结果都要等第二天以后才能拿到。如果让AI来做,那么核磁结果基本上立等可取,几分钟就行。
“医生工作强度非常大,希望未来AI能把医生解放出来,让医生有更多时间做研究、给病人温暖,也让患者节省看病成本。”高培毅教授表示。“理想状态下,这套系统正式应用后,至少可以替代医生20%的工作时间,让医生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科研和人文,给病人更多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