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护士引领及时医疗新思路 是否真能长久发展为民?
何为共享护士?
近日,一则广告宣传语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下载一个APP,把专业护士请到家。”而“共享护士”这一专业术语也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这一独特的运营模式率先在山东和福建两省进行尝试。
众创网了解到,某共享医护APP,只需完成实名注册即可使用。该APP提供母婴护理、术后护理、健康康复等不同的服务类型,推荐优质护理人员,还会科普一些护理知识。用户只需提供患者的就医证明、处方、曾用药等信息预约,待平台审核通过,就有护士上门服务。费用一般在100-200元/次,如需护士携带护理工具,则需另外付费。
虽然截止目前,用户反馈的都是较为满意的体验,该模式也没有出现较大的事故,但这个仍在不断完善的体系依然让很多人对其是否靠谱充满了顾虑。
共享护士市场发展前景巨大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呈增加的趋势,到2020年将达1.18亿人左右。有限的医疗资源和每个家庭的现实情况,显然不能在第一时间满足老人们及时就医的需求,可见“共享护士”的市场需求是极大的。
众创网发现,健护宝APP是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双创中心扶持的一个移动健康护理服务平台,也是福建省内首个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项目。该平台依托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护理资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智能化、科学手段及平台化管理,使患者及家人与优质护理资源高效、精准对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双创中心主任、健护宝APP创始人李其铿坦诚,平台目前护士不够多,服务范围有限。日后注册的护士多了,全省的居民都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护理上门服务。
风光外在下同样隐含危机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护士总数大约有380万人,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护士的需求将会不断加大。著名康复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窦祖林说:“共享模式确实可以当作一种应急的办法,但根本上看,未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在二三线城市、乡村,很难推行。”一家共享护士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3.2万多名认证执业护士、3万多名用户和10多万有效订单中,北京、上海两个大城市占了总服务份额的50%,其中北京独占38%。
此外,护理是一个对专业性要求极高的工作。上门的护士专业水平如何,有限的设施能否达到在医院医治的效果,每次指派不一样的护士,缺乏对病人情况认知的连贯性。
护士上门的人身安全同样也需要有效保障。
笔者认为,想要规避这些危机,需要加强监管,完善护士的审核制度,定期对护士的实操护理能力进行考核,最好能与医院进行合作对接,通过医院指派,而非平台和护士个人之间的沟通。“共享护士”不同于其他的共享经济,平台在运营时更要注意其本身存在的“公益性”,避免过分“利益化”。如此相信“共享护士”能够真的便于民众,发展成较为完善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