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私家车市场的爆发,高铁、城际铁路以及地铁线路的愈加发达,客车行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随着政府对公共交通能源清洁化的要求提升,新能源客车这一细分市场迎来重大利好。在政府强力助推下,各地公交运输市场开始大批量实现新能源客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换。
近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投资的银隆新能源备受关注,位于河北省武安新能源产业园的河北银隆被曝存在电动汽车电池产能过剩、部分员工离职等情形,且正在遭遇订单下降、生产停工的情况,银隆在国内其他地区的多个工厂也出现了经营问题。
此次河北银隆遭遇的问题据称是广通汽车销路出现问题,订单突然减少,这直接导致为其提供电池的河北银隆也陷入产能过剩的状态,积压了大量库存。目前,银隆究竟为何出现上述状况尚不得而知。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银隆的扩张速度确实“过猛”。公开信息显示,仅2017年以来,银隆就先后在约8个城市扩建或新建新能源产业园。有数据显示,其投资总额高达700亿元。而董明珠与银隆的关系真正为外人所知也正是在2016年下半年。
众创网获悉,董明珠曾在去年第一季度两度增持银隆股份,成为了第二大股东。有消息称,董明珠被问及入股新能源汽车领域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根本没有想过胜算和输赢的问题,我只想到新能源是国家的一个战略,是未来发展新兴产业。”董明珠这番话是何时说的外界不得而知,但银隆真的遇到了困难或为事实。
在2016年之前,政策对于新能源客车的补贴金额可以用“惊人”来形容。“虽然电动大巴的成本会有所增加,但事实上,企业在定价上本来就已经较同等燃油车高很多,政府再给出高额补贴,这部分的资金很多就相当于被企业‘净赚’了。”一位客车行业的人士表示。正因如此,客车行业曾频频出现这样的“怪异”场景,上市公司收到的政府补贴远超净利润,甚至是后者的两三倍。
不过,政策调整让整个客车市场“一夜入冬”。一方面,补贴退坡带来需求下滑,另一方面,补贴金额也大幅减少。以行业龙头企业宇通为代表的客车企业业绩从峰顶跌落谷底。
宇通客车这样的龙头企业在撇开政府支持下,尚且面临较大问题,如银隆这样的后来者,在行业内基础相对薄弱,要在政策的波动中找到一条稳健的发展道路,确实非常难。在补贴退坡、市场需求萎迷的情况下,停工无疑是现实的选择。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客车行业洗牌的序幕或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