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滴滴顺风车整改上线,然而一切没有这么简单
众创网2018-05-21

 5月19日零点,滴滴出行App宣布在部分城市恢复顺风车服务,经众创网体验,整体相比之前有不少改变。登录顺风车页面看到,在整改后,车主、乘客在重新开启顺风车出行前都需要完成“安全措施整改步骤”。

其中,接单身份验真、夜间出行保护和顺风出行保障三项为了解项,需乘客或车主在页面阅读停留超过10秒钟方可通过。主要通知内容包括:车主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并与注册认证身份进行比对,在继续评估夜间顺风车合乘双方安全保障可行性的同时,暂停接受22时至次日6时期间的订单,平台对车主和已进行实名认证的乘客直接赠送最高保额120万元的出行意外险。

也许是担心顺风车业务不受待见,也许嫌身份验证手续麻烦,目前愿意接单的顺风车主锐减。有网友表示,双休日尝试预约顺风车,苦等半小时也无人接单。

自从滴滴顺风车乘客遇害事件后,不少女性乘客都“谈顺风车色变”,纷纷“倒戈”打上了专车或出租车。

实际上,最初推出顺风车的本意是“资源共享”体现“公益”的属性,将社会闲置的资源(在顺风车中就是汽车的座位)向共同需要的使用者提供,不仅减少了城市的拥堵,更降低了出行的成本,从而实现了共享经济目的。

然而滴滴顺风车不断出现各类问题,对其品牌影响巨大,可以预见将有大量用户流失。

360截图20180521171316629.jpg

而在3月27日,高德地图突然宣布,正式进军顺风车业务,并且表示该公益顺风车平台没有任何商业化目的,承诺对用户永不抽取佣金,也不会打补贴战,而是基于其长期积累的自驾出行用户及出行调度能力,在不增加城市道路压力的情况下,以科技手段提升运力,及社会出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据高德交通大数据显示,某平台在北京上线顺风车业务一周后,包括海淀、石景山等多个城区的交通拥堵情况,不仅没有减缓反而有所增加。而这些平台在占据市场之后,为了获取营收,又不断提高抽取用户佣金的比例,一般约为车费的10%。高德宣布:高德公益顺风车的初衷是“真公益,真顺风”。高德这一招可以说是用了免费的大旗抄了滴滴的后路。

360截图20180521171522532.jpg

作为中国互联网地图应用的霸主,高德地图拥有7亿用户,同时还聚集了国内最大数量的车主用户,平均每天为用户提供高达3.4亿次的出行路线规划,这些用户沉淀让高德拥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一旦高德全面上线顺风车,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这种基于互联网端的降维打击让滴滴顺风车遭到巨大的竞争。

从当前情况看来,滴滴面临着品牌危机、同行竞争的多方威胁,能否成功挽回用户是根本问题,但是这一次可不是发放优惠券就能解决的。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