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以“万物生长”为主题的2018武汉创业创新峰会暨首届楚馨奖颁奖盛典在武汉光谷凯悦酒店隆重举办。此次大会有上百位知名投资人和精英创业者到场,从媒体、数据、资本的角度全面解读武汉创业。众创网在现场采访多位大咖,一起来看看他们对于创业者的建议和对行业未来发展的看法吧!满满的干货,不容错过!
新武汉创业:城市发展与企业变革
校导网CEO杨晓锋在采访中表示,武汉面临人才中空现象,初级人才(大学生)、高端科研人才比较多,缺少中层管理人才,同时,创业合伙人不易寻找。目前,武汉人才正在回流。政府对资本十分重视资本,但市场很慢热,武汉创业公司的融资大部分并非来自武汉本地。以前,很多公司选择在武汉注册公司,但投资、团队及业务均不在本地,近年,政府引入大批企业总部到武汉,氛围逐渐形成。
从创业者角度来说,武汉创业如果要崛起,政府或者外部条件有哪些比较重要的因素?杨晓锋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资本环境进一步改善,政府给予引导,不要想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前期失败很正常,否则很难改善资本环境,先从引导基金带头。二是人才引进,不仅是引进高端人才,中端实用人才也很重要。
围绕新平台、新物种、新科技重点进行投资布局
联想创投集团合伙人宋春雨在采访中表示,AI是智能互联网时代最关键的推动力,但智能互联网时代最关键要素不只是AI,还包括IoT、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变量。从这五个变量出发,联想创投投资了中飞艾维、寒武纪、中奥科技等,共同构建起联想创投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投资图谱。
宋春雨表示,在智能互联网时代,联想会围绕着新平台、新物种、新科技来重点布局。相信在中国,尤其在这么好的创新创业时代,一定会在人工智能领域,诞生谷歌、脸书一样非常伟大的公司。也特别希望在湖北、在武汉能诞生下一个像寒武纪时代这样引领智能创新的伟大企业。
原创乃魂
传神语联网CEO何恩培在采访中表示,近两年,从人工智能、区块链行业来看,原创更有价值与灵魂。在人们已经习惯开源、使用别人的代码时,危机已经埋藏,这就意味着我们成为别人生态的一部分,却没有话语权。一旦提供代码的人将其作为政治武器,我们只能束手无策。但原创是在大量资金投入、大规模生态建设中产生的,所以我们只能尽早开始,共同努力建造自己的生态。
何恩培表示,他觉得中国原创不管有多难都要坚持下去,人工智能到今天为止才刚开始。如果中国原创不能存活,就意味着未来翻身的难度远远高于电脑CPU和操作系统。因为人工智能系统的复杂性和渗透性远远高于后者。过若干年再来考虑人工智能系统里有没有原创,恐怕为时已晚。中国想真正成为创新强国,原创是根本!
新零售解决的是人与人诚信问题
宁美国度联合创始人刘应龙在采访中表示,新零售本身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与人诚信问题,交易说到最后就是诚信本身。今天在网上买东西,连面都没见面就把钱支付出去了,这是新零售本身带来的。
刘应龙表示,随着泛娱乐的发展,用户需求趋向个性化。如,个性电脑越来越受人们喜爱,有人为了游戏可以花十多万配一台电脑,或者为了写代码舒服花几千块买一个键盘,这就是用户需求的改变,这个变化是行业、产业本身自有的推动力。此时它是赛道,是一个新的界面。所有创业者在此过程中,应该思考在这个界面里,我如何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如何在新零售赛道上准方向,自己的产品能否满足用户需求。
硝烟四起的出行市场机会在哪里?
斑马快跑副总裁江天珑在采访中表示,在这个新格局下,各家入居网约车市场,规范的运营使斑马快跑后来居上。我们始终坚持的理念是合法司机、合法车辆,符合网约车新政相应需求。对于更多人将能够打到车作为基本需求,我不反驳。因为打不到车让用户一直等待,这或将导致用户对平台失去信任,我们也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增加自营车辆之外,也通过新经济改革,与传统出租车平台进行融合。希望在网约车平台上能够与传统出租车相融合,不让传统出租车司机觉得网约车在和他们“抢饭碗”。与此同时,希望利用这样一个机会,通过这些举措,逐渐改变出租车乱象,逐步医治“收份子钱”的传统旧疾。
江天珑表示,网约车出行安全任重道远,我们希望身体力行将这一条路走下去,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约车服务。我们立志于将斑马打造成武汉的斑马,中国的斑马,世界的斑马。希望斑马快跑不仅成长为一家独角兽企业,更是成为一家超级独角兽企业,能够成为武汉的名片。
科技创业者要想清楚三个问题
蓝驰创投投资合伙人、PPTV创始人在采访中表示,科技创业者要想清楚三个问题:
一是技术重要还是市场重要?技术创业者有一个最大的风险,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就是手中有锤子的人很容易把世界上的一切当成钉子,当你从技术出发考虑一切问题时,觉得自己技术可以做这个也可以做那个,这个过程中就失焦了,就不够深入。最后看似技术不错,但面面俱到的技术并不能做到最佳。我建议技术型创业者,从第一天开始就要先明确你的需求和场景,才有可能深挖下去。
二是AI+产业还是产业+AI?这个问题之前也发生过,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如果做的产业越底层越偏向于基础设施,做得更通用、更简单,技术要标准化,周期会更长。而越往上层的应用越需要爆发性,越要快速迭代。如果你做的是上层应用,不在于你对AI和算法有多理解,首先在于你对于这个产业和行业有多理解,合伙人中间有没有这样一个行业专家、产业专家,你对这个行业的规律,包括为什么要去改善是否足够了解。
三是to B还是to C?在to B领域做人工智能创业,在获取数据方面,不是从0起步而是从-1起步。实现内部的运作信息,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不断搜索数据,同时客户给你项目订单慢慢活下来,随着数据不断积累,才能实现数据化、网络化,然后叠加人工智能算法,最后实现智能化。除了互联网行业,大多数产业数字化程度非常低,第一步进入的事情不是卖一套人工智能系统,而是帮他把IT和数字系统完成,才有后续系统。to C更简单,所有to C的企业有类似的特点,把to C互联网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公式,持续获客成本是多少,竞争到来之后,是否能获得持续获客成本,或者能否挖掘新的获客流量,这是所有to C行业的本质,无论是游戏、电商、团购都如此。
All in AI,引领全球交互安全新趋势
极验联合创始人张振宇在采访中表示,人工智能火起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物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大量数据产生出来。二是算法得到了最核心的优化,神经网络的BP算法,加上技术设施、云计算、CPU结成计算的计算能力的提升,就引爆了AI。AI正在成为未来核心生产力,不管是业界,还是AI领域的创业者都认同这个观点,其原因在于,人工智能能够去学习经验、构建知识,而信息化是由计算机帮助人们做高效处理。
我们的核心技术就是人才,AI相关团队超过30人,都是来自武大、华科等本土高校。我呼吁武汉企业真正能够去拥抱武汉本土AI人才机遇,让其走在AI产业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