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美国,人均每年要喝掉400杯咖啡;在日本、韩国,人均每年要喝掉200杯咖啡;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5~6杯。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咖啡消费数量上的差距,从侧面也反应了咖啡市场在国内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关评估机构的数据是至少有近千亿的市场。如此大的市场,所有的品牌却屈指可数。
调查数据显示,在2017年中国连锁咖啡饮料品牌市场份额排行榜中,星巴克的市场份额达到51%,占据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上岛、Costa、麦咖啡紧随其后。
近期,一股蓝色狂潮席卷各大城市,并表示已经备好了10个亿拼星巴克,它就是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其官方自称是中国新零售咖啡的典型代表,致力成为中国领先的高品质咖啡品牌和专业化的咖啡服务提供商。
作为一家刚诞生4个多月的本土品牌,瑞幸咖啡目前在北京、上海已经快速布局60多家门店。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这个品牌敢于挑战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
据众创网了解,瑞幸咖啡是原神州优车集团COO钱治亚创建,从2017年10月5日第一家瑞幸咖啡开始内测, 2018年1月1日起,瑞幸咖啡陆续在北上广深等城市试营业。截止目前,瑞幸咖啡已经把店开到了13个城市,完成门店布局525家,运营门店400多家,客户达到130万,下单量300万单,消费了500万杯咖啡。
就在5月8日,经过了4个多月的试运营后,瑞幸咖啡品牌战略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创始人钱治亚宣布,瑞幸咖啡开始正式营业。
而与瑞幸同为依靠互联网迅速走红的咖啡品牌连咖啡(Coffee Box)已经早在赛道上跑起来了。
创办于2014年的连咖啡,起初是以微信公众号为入口,为星巴克、Costa等咖啡品牌提供外送服务。2015年8月剥离星巴克等第三方品牌外送服务,创办自有咖啡品牌Coffee Box,专注于自有品牌的外卖服务。截止2017年底,连咖啡在北上广深100多家“Coffee Station”实现盈利。今年3月, 获得了B+ 轮融资 1.58 亿元 ,由启明创投领投,高榕资本跟投。
从连咖啡到瑞幸咖啡,两大互联网咖啡品牌迅速走红,运用互联网思维和O2O打法,从外卖切入,打击星巴克最薄弱的一环,成为了办公室咖啡的新潮流。它们抓住大品牌实体店咖啡,价格太贵和购买不方便的痛点,打蛇七寸,锐意进取,减价不减质、积极拓展外卖业务的精神,让我们看见了本土咖啡品牌崛起的希望。
有竞争才会有危机意识,才能倒逼企业更积极、主动地提高产品质量,重视用户体验,给用户提供更物美价廉的好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这也是两家咖啡新秀竞赛带来的另一个良性结果。打破星巴克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开启了咖啡消费和咖啡文化在中国市场的新格局。
也许意识到了危机,久坐咖啡界龙头老大位置的星巴克也坐不住了。星巴克中国区CEO表示:我迫不及待地要在中国推出外卖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