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互联网造车:一场PPT“圈钱”的游戏?
众创网2018-05-08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造车成为了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

超酷的车身,流畅的外形,简约大气的内饰,大屏全触摸操作界面,智能化联网配置,整辆车看起来极富科技感,在这看脸的时代,互联网造车似乎代表着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在业内,他们有另一个名字——“PPT造车”,没有4S店,量产车型交付一拖再拖,仅凭着车展上一辆炫酷的展示车,一份精美PPT即可拿走融资,号称代表汽车的未来,着实让人无法认同。

曾经互联网造车“明星”成员乐视红极一时,大肆宣扬着超级汽车的梦想,然而一夜之间,梦醒了,也碎了。如今,原乐视CEO贾跃亭远在美国,新乐视轮番换将,却谁也不能改变日薄西山的境遇。

乐视的倒下并未给互联网造车带来任何的影响,依旧有着无数的造车企业凭借着一份景美的PPT以及对未来的画饼拿到了不菲的投资,风口的热度不降反升。

其主要原因是互联网造车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自主造车的曙光,与传统车企完全不同的新生一代造车企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造车梦似乎触手可及。

但据众创网了解,目前互联网造车难的前期主要痛点就是技术积累和生产周期。车企不是聘多少技术人才和传统车企高管就可以解决的,一款新车的开发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这不仅与互联网追求“短平快”的发展模式相违背,还要面对渠道、售后、供应链体系、资金诸多问题,可不是靠着写几张PPT就可以完成的。

以电动汽车魁首的特斯拉为例。2003年特斯拉成立,2008年,发布其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纯电动运动型跑车。从成立到发布第一款产品,特斯拉经历了5年。2012年,特斯拉发布其第二款汽车产品Model S,纯电动豪华轿跑。

对比国内互联网造车的扛把子蔚来汽车,2014年11月成立,2017年上市接受预定。3年的时间,蔚来汽车实现了从无到有,其速度是特斯拉的1.6倍。另一新贵小鹏汽车也是如此。2014年年中成立,2018年1月份已经交付39辆汽车。

对比来看,都没有特斯拉有钱,造汽车的速度却都比特斯拉要快。结果呢?特斯拉汽车销售几十万辆,用户遍布全世界;而蔚来汽车还未实现第一批交付,小鹏汽车仅仅交付39辆。

至于车的质量、最大里程、充电速度、百米加速度,国内电动汽车更是无法和特斯拉匹敌。

即便是特斯拉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如此之多,后续依旧是问题重重。特斯拉如此,那么国内电动汽车的质量可以预见。

在2018北京国际车展上,15家获得国家发改委生产资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中,仅有蔚来、奇点、威马、云度、小鹏等为数不多的企业在秀肌肉,相比传统车企,互联网造车显得势单力薄。

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互联网+”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活力和创造力,但是我们不能过度沉溺互联网思维,更不能滥用互联网思维。传统行业面对“互联网+”时,既要拥抱互联网,也要不断地改善传统行业。

造车一定要面对现实,脚踏实地,才能平稳前进。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