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众创网获悉,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德国大众汽车正在与中国的滴滴出行商谈成立合资企业。前者将管理后者的部分车队,并为滴滴的服务开发“专用”车辆,可能为滴滴管理约10万辆新车,也可能与滴滴联合购买一些新车,双方预计将于本月签署协议。大众方面表示,双方合作的最终目标是生产和使用无人驾驶汽车。
就在几天前,滴滴刚刚联合31家企业组建了洪流联盟。成为首批洪流联盟成员的有比亚迪、宁德时代、长安汽车、奇瑞、东风、东风悦达起亚、一汽、广汽、吉利、汉腾、等共31家来自汽车制造、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数字地图、车联网等领域的企业。
在这份合作名单中,滴滴将目前主流的汽车企业基本都纳入进来。不过,洪流联盟里31家大而全的厂商之间大部分都是竞争对手,而大部分的整车企业,也并未将滴滴作为唯一的合作方,显然,大家都是在权衡和观望。
这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滴滴的野心颇大。众创网了解到,滴滴正在讨论IPO事宜,融资规模可达数十亿美元,预计最快于今年上市,且滴滴出行希望此次IPO估值至少要达到700亿美元至800亿美元,如果估值成立,那么滴滴已经超越Uber,成为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企业。
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近期发言表示:未来十年,滴滴平台将在全球范围内服务20亿用户,满足用户50%的出行需求,并推广超过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
对滴滴而言,虽然在出行领域其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但仍不断面临竞争对手的挑衅。就在日前,美团通过一系列的促销手段,抢食滴滴的市场份额,随后还有高德、携程的接连入局,动作频频这让其倍感压力。
要知道新入局的这三家,哪一家都能称得上“巨头”, 作为互联网性质的企业,消费者并不像传统行业那样稳固和对品牌忠诚,互联网消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竞争,未来的网约车市场注定不平静。无论是为了向消费者证明实力,还是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大的认同,滴滴需要更多强者为其背书,需要借助更多外力来支持其行业地位,组建洪流联盟与大众合作都是关键性的一步棋。
然而从另一方面讲,与大众合作,打破了滴滴之前借用社会存量资源的轻资产模式,而重资产运作的滴滴大众合资公司,也将失去滴滴此前的轻资产优势,未来合资企业是否能如滴滴之前的模式一样具备竞争力,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