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短视频APP不停翻动着手机屏幕中的短视频,不时地笑出声来,如今每天刷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短视频由于具有门槛低、传播快等特性,还乘着互联网激起的时间碎片化浪潮,凸显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有关数据显示,短视频市场规模预计到2018年将突破120亿元。此外,为了促进短视频行业规范化发展,国家也先后颁布诸多法规政策,其未来的发展也十分值得关注。
表面光鲜的短视频平台
继直播平台后,短视频俨然已经成为新的流量门户。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今年2月份,短视频平台的活跃用户数已突破4亿人。排名前四的短视频平台中,快手月活用户数超2亿,抖音、西瓜视频和火山小视频的月活用户数量在1亿上下浮动。
短视频平台,吸粉能力不仅强,吸来的粉丝粘性还特别高。数据显示,用户每天花在刷短视频上的时间超过1小时。
如此大量的用户,这么长时间停留在平台上,是多少移动互联网公司孜孜追求的梦想。短视频APP成为风投新的追捧对象,快手估值高达180亿美元,秒拍估值超30亿美元。
据2016-2018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图表可知,2016年短视频市场规模为19亿元,到2017年翻到58亿元,增长率高达168%,预计到2018年其市场规模将超过120亿元。
短视频陷“内容之困”
一方面,短视频行业快速发展,实现了用户的大量积累。另一面,平台监管不足、内容引导方向偏差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最终的结果是,一件件负面事件的总和将短视频行业推进“冬天”。
例如近期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报道了短视频平台存在大量未成年人怀孕的视频,有些主播以未成年生子为噱头,争相炫耀。恋爱、怀孕、生子……这些本该严肃对待的问题却被随意“消遣”。
不仅如此,“快手”“火山小视频”也因传播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引发了大量网友的批评。对此,国家网信办于近日依法约谈了“快手”和“火山小视频”相关负责人,责令全面进行整改,暂停更新有关频道5天,禁止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注册网络主播,已有账号一律关停。同时要求“快手”“火山小视频”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并将涉事主播纳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单,禁止其再次注册直播账号。
另一边,“易上瘾”的抖音于近期上线防沉迷系统,当用户连续使用90分钟后,平台将以文字提醒用户使用时间。同时通过时间锁功能,让用户设定密码,到时锁定系统来降低使用时长。在4月13日恢复之前关闭的直播、评论功能后,抖音于头条号发布了对违规账号及内容的处罚通告。其中指出,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平台累计清理27231条视频,8921个音频,89个挑战,永久封禁15234个账号。
作为以内容输出为核心的平台,短视频在人工运营与监管环节不可避免,算法的基础推荐机制与人工监管之间的配合也自然是未来的重点。比起清理问题视频、问题账号等做法,如何保证内容安全的前提下,做出平台特点将是在“下半场”突围的重要话题。
业内发声:提高入场门槛
短视频平台未来的发展之路在何方呢?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短视频行业的爆红,行业丧失了一定“自制力”。部分平台盲目追求商业成功,却忽视了对用户的正确引导,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了负面影响。众创网梳理发现,目前一些平台为了能够让用户对自身平台产生高度黏性,疯狂打造“沉浸式体验”,使得短视频行业面临着应用工具功能相似、定位不明、内容准入门槛低、质量有待提升、投放策略未充分考虑平台属性等问题。
因此,有业内声音建议,应该提高短视频的准入门槛。在短视频质量和宣传内容方面要设定相关原则和标准。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速将更上一个台阶,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将会借这个机会更深入占领人们的碎片时间,这无疑是移动互联网行业近期的一个大风口。
谁能牢牢抓住机会,稳坐短视频行业的头把交椅?谁将突出重围成为“优质原创内容”争夺战的胜利者?
相信2、3年即可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