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作为长租公寓行业第一只独角兽 自如怎样破解盈利难题?
众创网2018-04-18

为响应十九大“租购并举”政策的风口行业,长租公寓这片时代的蓝海,引来了房企、中介、酒店等市场主体的纷纷入场,目前中国TOP30的房企中,有三分之一已经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入了长租公寓战场,其中还不乏一些独角兽企业。

成立于2011年的自如,早期依托链家发展并于2016年从链家独立出来,主要提供分散式和少量的集中式长租公寓产品。

2018年初,自如宣布完成A轮40亿融资。这是中国长租公寓行业规模最大的一笔融资。领投方是华平投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腾讯3家机构,另有华兴新经济基金、融创中国、泛大西洋投资、源码资本、海峡资产、新希望等机构跟投。按照融创方面披露的5000万美金,投后占股1.56%计算,自如目前的估值接近200亿人民币。

200亿的身价,自如终于成为一匹名副其实的独角兽。截至目前,自如已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天津、武汉等9座城市,管理房源50万间,管理资产价值超过6000亿元。在租金收入方面,自如2015年为45亿元,2016年为90亿元,2017年达到150亿元。可以说,无论是房源规模,还是租金收入规模,自如均位居长租公寓行业的前列。

这是难以想象的数字,中国长租公寓行业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与其比肩。巨大的体量,投资人的认可,以及独角兽的身份,自如似乎已经没有了对手。不过,今天中国的长租公寓行业还不是一家独大的趋势,恰恰相反的是竞争才刚刚开始。过去一年多,长租公寓在全国大爆发,截至2017年底,北上广深的集中式长租公寓品牌数量合计达300多个,管理房间数量超过200万间。

那么在竞争激烈、盈利模式不清晰的长租公寓行业,自如该如何解决盈利难题呢?

对长租公寓企业来说,目前主要的盈利方式还是“二房东”方式,即长租公寓企业在获取房东的房源后,通过“N+1”改造,即将房源中的客厅隔断并改造成一间卧室,进行一定装修、配置相应家具家电等,进而通过租金差来盈利。虽然通过“N+1”改造增加一间卧室,但对长租公寓企业而言,其单间房源的成本要明显高于个人房东和中介房东的房源。

以一套一线城市的2居室为例,假如长租公寓企业以5000元的月租金获取该房源,通过改造虽然能增加一间卧室,但每间4万~5万元的装修成本意味着装修投入超过12万元;如果以5年租期计算,每年摊销成本2.4万元,意味着每间卧室的租金须由改造前的2500元增加到3200元才能覆盖掉装修成本。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住房租赁市场,长租公寓企业还将面临着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个人房东和房屋中介的竞争,这也决定了长租公寓的月租金并不能显著高于市场。如果再考虑刚才长租公寓企业人员、资金、税收、管理等成本,面积长租公寓的租金差往往不足以覆盖掉这些成本。

长远来看,自带互联网基因,并拥有链家经纪人队伍等资源的自如,在提供租房服务的同时,还向租客提供保洁、维修、搬家、生活用品采买等围绕"住"的一站式服务。这样一来,长租公寓企业盈利不仅局限于租金差,还可以在生活服务场景中找到新的盈利点。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