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条,未必是件好事。
那些以算法精准自矜、掌握大数据的“技术流”们,不仅仅是精准分析并解读用户的习惯,提供定制化产品及服务,也许,他们背后真正打的算盘,是如何精准“杀熟”、如何精准“推送虚假广告”等等,他们所要满足的也不是个性化需求,不过是无良商家的钱袋而已。
3月30日,关于“今日头条”一则头条新闻,着实让网民大跌眼镜。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29日播出了《“今日头条”广告里的“二跳”玄机》,揭露了今日头条的广告陷阱。央视财经称,今日头条在二三线管的松的城市广告发布时暗藏玄机,二次跳转引诱消费者步入圈套。
据报道,在北京使用今日头条浏览新闻,并不会出现非法广告。但是,当记者进入广西南宁、四川成都等地,今日头条的广告推送中便出现了大量的非法广告。央视调查视频显示,今日头条南宁员工对“二跳”页面作出的解释是,“有作假成分在里面,在资质上作假。你们要做的话,肯定会帮你去处理这个事情,审核资质那边是可以沟通的。只要你在今日头条上投放的广告费多,推广的产品是否证照齐全,他们并不看重。因为用“二跳”这个办法就能解决监管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头条发布的“二跳”广告一般在“一跳”页面都有品牌支撑,以增强可信性,二跳页面的广告产品则是虚假的。一旦遇到消费者投诉,往往是由正规产品品牌背锅,北京同仁堂这块国家招牌深受其害。
根据报道,北京同仁堂旗下产品“同仁堂牌葛根山药胶囊”本为保健品,但在违法广告中却被包装成“降血糖神器”,在被多次投诉后已经做了全面下架召回处理。
对于央视的曝光,今日头条回应称央视报道中涉及的广告已被立即下线,相关广告主账户已被永久封停,并被列入诚信黑名单;报道中涉及的南宁代理商已被永久终止一切合作。
今日头条在回应中强调了一直在用技术手段打击“二跳”广告的行为,并称将上线风险提示系统,开放用户举报通道。不过今日头条在回应中并没有针对虚假广告一事作出回应。
乱象丛生,竞相比差,这样的今日头条是无视法律法规的今日头条,是大肆坑害民众的今日头条,也是不拿监管当回事的今日头条。众所周知,去年12月,北京网信办严肃要求“今日头条”进行整改,原因是今日头条存在持续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以及标题党等问题。不能说今日头条未整改,但是边改边犯,这边改了那边犯,甚至报复性地再犯,如此整改,有何诚意?
如果说传播色情低俗信息,于法不容,那么发布虚假广告,专攻二三线城市,骗取患者钱财,同样于法不容,同样性质恶劣,还可能带来更可怕后果。原因显而易见,受虚假药品广告蒙骗,患者花了血汗钱,却治不好病,导致病情贻误,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谁来承担?今日头条连这种人命关天的黑心勾当也敢做,还有基本良知吗?置法律法规于何地?一个缺乏人文关怀、毫无企业伦理的企业,究竟要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
今日头条回应将继续遵照《广告法》及《互联网广告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广告主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继续”二字,耐人寻味。如果真的遵纪守法,也就不会被曝露出丑闻,谈何“继续”?耍文字游戏并无意义,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如果继续缺乏整改诚意,如果没有从根源上反思病态发展,今日头条或许在不久将来仍上头条。
这几年,今日头条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之中。化危为机,并无捷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道德自觉是靠不住的,在寄希望今日头条彻底整改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积极履责,激浊扬清,惩恶扬善,让不安分、不守法的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