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机器人”送快递要来了?!菜鸟无人车年内或将量产
众创网2018-03-30

最近,频有媒体爆出菜鸟物流无人车在公开道路上进行测试的视频。3月24日,菜鸟在深圳举行技术论坛,菜鸟资深算法专家,被称为“菜鸟小G”之父的陈俊波也公布了该视频,证实了该款无人车的确是菜鸟的产品。此外,在论坛上,陈俊波也透露出菜鸟或将在年内量产无人车的重磅消息。

据陈俊波介绍,早于2016年9月,菜鸟ET物流实验室就推出了第一代末端配送机器人小G。菜鸟小G系一台全自动无人驾驶机器人,可以躲避人群、障碍,自主上下电梯,自动完成包裹的配送。

在公布的视频中,一辆带有“菜鸟ET物流实验室”字样的无人车在开放道路上行驶。视频显示,傍晚时分,在下班的晚高峰,车流和人流都比较大的情况下,这辆无人车能识别红绿灯,能避让拐弯车辆,周边穿梭的电动车对其没有造成任何影响,但是该车的行驶速度比较慢,与行人走路的速度相近。据了解,菜鸟首批量产的车型将是视频中的这款无人车。

从已有的菜鸟所公布的信息来看,从末端机器人到宣布量产无人车,其无人驾驶技术进展可谓迅速,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菜鸟的无人驾驶技术

从论坛中可了解到,菜鸟的无人驾驶系统大部分是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是传感器;第二部分就是计算单元;第三部分就是执行机构。

菜鸟所使用的传感器组合有激光、超声、单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GPS、IMU等。据新智驾了解,菜鸟的ET实验室所研发的无人车所使用的激光雷达是速腾聚创的RS-LiDAR-16。而在定位上,则使用了千寻位置。所有的这些传感器的数据都会输入到菜鸟的计算模块中。

菜鸟计算的模块,整体而言,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高精度地图,这个部分更多的是去识别和处理静态的场景;第二个部分是定位,除了确定位置,这个部分还会去处理一些结构化的场景识别,例如道线、交通标识等;第三个部分是识别,这个部分更关心的是一些动态的障碍物,对它们进行一些检测、跟踪、预测。有了识别之后,系统就有了对机器人正在运行的动态的周围环境的语义理解。

地图、坐标和周围环境的语义理解会被输入到导航模块。导航的模块分为几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路径的规划。接着就是运动的规划,即Motion Plan。Motion Plan决定了轮子的转向和加减速等。再接着是控制的算法,它会让电机配合上一个层次规划出来的路径。最后执行机构会通过驱动电机来完成所有动作。

在论坛上,陈俊波通过一些Demo向大家具体展示了菜鸟的无人驾驶技术。

陈俊波介绍,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菜鸟西溪首座之间来回10公里的路段,是他们的实验路段,现在,最新的小G Plus已经能够在园区和首座之间做配送,完成内部的文件、快递等的收发。

在行人识别方面,菜鸟的相关系统在识别行人后,还会将其映射三维世界的坐标中,并预测行人接下来的轨迹。再输入到决策、规划、控制算法中,使机器人提前判断出最合理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在全球无人驾驶里最知名的数据集之一的KITTI数据集的道路场景分割排行中,已经已经取得了六项算法第一名的位置,显示了其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

陈俊波还介绍了菜鸟防止小G被“抱”走的一些防御机制。首先,菜鸟后台有非常完备的监控测试,对机器人的CPU、内存、传感器都会有完备的监控,任何异常都会反映到后台上。另外,小G的定位也是实时的,因此随时可以知道小G的确切位置。最后,小G还有视频监控,一旦发现小G有什么异常,就可以把视频传到后端然后做一些相应的处理,包括报警。

在加州近期宣布的有关不设安全驾驶员的无人车测试规定中,有严格的远程监控要求。目前应用在菜鸟小G上的这种远程监控机制,相信也会深入应用到菜鸟的无人车中。

无人驾驶卡车

论坛最后,陈俊波表示,菜鸟无人车已经经历了三年的研发过程,今年或将进行小批量生产并探索商业化模式,具体模式相信大家很快就会看到。他也提到,菜鸟除了在末端的配送机器人,在卡车,在高速公里上的配送领域也会展开非常多的有意思的进展。

据了解,菜鸟网络ET物流实验室从去年12月21日开始,就在招聘无人驾驶方向的专家和工程师,具体职位包括:无人驾驶系统平台研发工程师/专家、无人驾驶智能云服务架构师/专家、无人驾驶SLAM与导航算法专家等。招聘人数超过30人,工作地点都在阿里的大本营杭州市。

菜鸟刚释放出正在杭州狮峰山使用无人机运载茶叶的消息,京东也宣布京在海南省试运营的第一个无人机配送站正式启用,并实现海南无人机首单配送。而就在3月27日,全国无人机物流首张航空运营许可证也颁发给了顺丰。菜鸟、京东以及顺丰等频在无人技术发声,或意味着无人物流进入到“决胜”阶段。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