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短视频流量捞金太红火 政策收紧UGC们遭遇降温
众创网2018-03-23

短视频争抢手机桌面,万亿市场引发资本争夺。去年以来,多个短视频平台涌现于移动互联网,短视频成为大家整天观看、分享的“必刷品”,惊人的捞金能力,让内容创作者和资本趋之若鹜。在全民网红、全民娱乐的背景下,已有上百个短视频运营软件。

1.jpg

2017年的短视频行业,盛况空前,风头无二。资本豪强密集进场,各大平台掀起亿级补贴大战,众多短视频创业者纷至进入。

据易观发布的《2017年Q3中国短视频市场季度盘点分析》数据显示,整个2017年第3季度,短视频市场投融资事件达24起,吸金超8亿。在用户方面,据速途研究院相关数据,2016年短视频的用户规模首次破亿,达到1.53亿人,2017年短视频用户将达到2.42亿。预计到2018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超过3.5亿人。

短视频平台有多火?根据应用市场观测,App Store中短视频产品有一百多款,同时还有更多的App中插入了短视频模块。继春节档一周开始的第二天到目前,抖音已持续霸占中国App Store单日下载量榜首共16天,打破了自2017年初以来其他所有非游戏类App所创下的冠军位持续天数的纪录。若把游戏类App包括其中,抖音目前排名第一的持续天数仅次于《王者荣耀》去年创造的连续18天下载量第一的最好成绩。

2.jpg

短视频火爆的原因,不外乎三点,首先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每个人都更加方便接收视频内容;其次,人们的生活节凑加快,从而越来越倾向于用碎片化时间来接收快餐式的新闻内容;再者,直播和网红经济变相带动了短视频的崛起。斗鱼、熊猫、抖音等直播app不仅仅带火了一大批头部内容制造者,同时也推动了短视频的飞速发展。

任何形式的互联网新业态都绕不开的一个终极话题就是“变现”,只有流量对应转换商品的购买才能真正实现商业价值。

目前短视频行业的商业变现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广告。包括内容植入、视频贴片和信息流广告等形式。秒拍2月份在短视频播放前加入6秒视频贴片广告,是短视频业内的首次试水。

二是电商导流。视频生产者通过短视频链接或采用直接口播的形式引流到自己的店铺,用户通过观看视频,激发购买欲望后直接点击链接购买。美拍率先试水,推出了“边看边买”的功能,用户可以在看短视频时直接跳转淘宝、完成支付而不会离开美拍界面。

三是用户付费,包括用户内容打赏、单个内容用户付费观看、平台会员制增值服务付费等形式。但内容付费在我国短视频市场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这主要是由于用户的差异,直播的用户大部分为男性,习惯于打赏的方式,而短视频平台大量用户为女性,更倾向于免费观看。

对于内容付费的尝试,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与各类细分领域的咨询服务方面。而且短视频由于时长较短,在内容深度上有较大的限制,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然而,就在昨日,一盆令人意外的凉水,却给“红火”的短视频UGC们降了下温。

3月22日,即中央公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第二天,尚来得及未换牌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给整个文娱行业丢下了最后一份重量级政策文件。

长话短说,在这份标上“特急”、落款时间为3月16日的红头文件中,广电总局措辞严厉地给视频平台、UGC和PGC制作人明确划出了红线:

  • 坚决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编视听节目的行为;
  • 加强网上片花、预告片等视听节目管理;
  • 加强对各类节目接受冠名、赞助的管理;
  •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85.jpg

谨慎的UGC们不得不开始考虑生存的合法性。《阅后即瞎》制作团队在22日晚间在微信公众号上更新《一点说明》,称“为了遵守相关的政策和规定,现在我们决定将《阅后即瞎》所有的电影解说节目视频暂时撤下,进行自查、清理和改进”,并表示还会继续创作。

在互联网内容审核与版权保护监管逐步趋紧的情况下,短视频还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