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09:00 开抢,手慢无,人品要好,网速要快,姿势要帅。注意,这不是抢春运火车票,而是在抢余额宝。从曾经的自动转入,变成如今靠缘分抢的余额宝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8年1月31日,天弘基金发布公告称:“为防止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过快增长并保持长期稳健运行,自2月1日起至3月15日,将设置余额宝每日申购总量,即单日实际申购达到设定额度时,当日不再受理申购申请,每日申购额度根据基金申购、赎回情况动态设定,实施期限根据基金运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调整。”通俗地说就是限量发售,年化收益率只有4%上下,还这么“拽”,不少网民大呼看不懂!
事实上,余额宝限售与金融监管密不可分。
2017年9月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要求基金管理人应当对所管理的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实施规模控制。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该基金管理人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 200 倍,对于余额宝这种巨无霸型的货基来说影响是非常大。
在“9月1号规定”发布前后,余额宝进行了三次“主动瘦身”:
第一次:2017年5月27日起,将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上限调整为25万份;
第二次:2017年8月14日起,将余额宝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上限调整为10万份;
第三次,2017年12月8日起,余额宝设定单日申购总额为2万元,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10万维持不变。
前三次瘦身,用户觉得影响不太大,毕竟大部分人都用不满10万元限额。可今年2月份开始的这次限售再加上无法自动转入,这才真正造成不便。
据了解,2017年三季度末,余额宝规模为1.56万亿,较8月14日下滑75亿,降幅不到0.5%。2017年末,余额宝规模还是达到1.58万亿,再创历史新高,但这带来的不是欣喜,限售多半是出于无奈。
除了限额、暂定自动转入功能,余额宝的收益率也越来越鸡肋。
从时间线来看,随着余额宝规模一路走高,余额宝的收益在一路走低。相比其他货币基金,余额宝的收益确实已经毫无优势。但是在限购之下,余额宝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大多数用户愿意把钱放在支付宝里面,并不是因为收益,而是因为方便。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货币基金的收益远超余额宝,但规模往往连余额宝的零头都比不上。因为余额宝不仅能赚收益,更重要的是与支付宝打通,支付转账还款较方便,这是其他货币基金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很多人来说,余额宝可能并不单单只是一种小额现金理财工具,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眼看着官方公告上说的3月15日就要到了,之后余额宝限购会解禁吗?
对这个众多人关心的问题,蚂蚁金服和天弘基金没有发表任何回应。有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现在的监管环境和市场状况,这种限购状况很有可能会继续下去,之前那个随时可买的余额宝怕是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