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站在IP+新零售风口玩转娃娃机 “我抓科技”获数千万元融资
众创网2018-03-12

在泛娱乐IP、新零售概念被炒火之后,娃娃机在2018年初春之际再次被迅速推到风口之上。3月12日最新消息,我抓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 轮融资,投资方为青松基金。

1.jpg

如何玩转娃娃机?

把娃娃机(或其他互动设备)投放至连锁影院,用户通过抓娃娃获取电影IP玩偶,也可“加价购”获取手机壳、手办等衍生品。这就是我抓科技的商业模式,依靠于自助式泛娱乐衍生品的销售终端。

CEO虞智勇认为,影院是电影衍生品消费的最优场景,娃娃机则具有互动性好、消费决策成本低的优势。据统计,我抓科技目前在全国 200 多家影院铺设了 1000 多台机器,礼品中最多的类目是电影IP玩偶,占 40%。在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六天内用户在我抓科技的娃娃机上互动次数达 100 万,游戏人次/影院观影人次的比率从平时的 3-5% 上升到接近 8%。

2.jpg

借势IP+新零售风口起飞

实际上,娃娃机在2017年碰上两个小风口。一是无人设备大热,由于移动支付普及、人力成本上升、线下流量被重视等因素,具有普适性和互动性的娃娃机是不错的生意。二是线上娃娃机热潮,一个月内有 30-40 个类似 App 出现,只要创业者随随便便把线上娃娃机这个概念写到 BP 上,马上就会迎来一波投资人、传统企业老板、大公司产品团队上门约访。

2017年是线下价值重新被发现的一年,各类无人自助设备运营商纷纷获得大笔融资,而娃娃机作为存量最大(200万台)的无人设备理所应当迎来市场的追捧。与此同时,关注电影市场的人都知道,美国电影收入 70% 来自衍生品,超过票房 2 倍多;中国电影约70%-80%的收入仍来自票房相关,衍生品占比很小。去年底阿里影业提出,中国电影市场增量的驱动力来源于内容、宣发和影院升级,影院升级就是场景化消费。我抓科技探索的泛娱乐IP场景零售模式,无疑让投资者不愿意错过这一波新零售平台的红利。

3.jpg

碎片化消费吸引资本目光

2017年中国经济年报显示,去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比上年增长7.1%。休闲娱乐消费方面,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带动相关商品和服务快速增长。随着消费升级的逐步推进,与消费直接相关的通信、文化体育娱乐和教育等领域的投资增长较快,服务型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相对以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方式,2017年里碎片化消费模式表现得异常突出,甚至被业内人士视为下一个“风口”。 利用零碎的时间挖掘出来的消费项目,诸如抓娃娃机、迷你歌咏亭等,市场上从碎片化时间里挖掘出来的“新经济”产品随处可见。共享按摩椅、自助果汁机、VR游戏体验等碎片化消费项目遍布商场、电影院、餐馆等地,在消化消费者的碎片化时间之余,也让其购物体验更加多元化。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