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教育行业内部洗牌加剧,龙头呼之欲出的情况下,各类教育机构或民间资本扎堆同台竞技,俨然已有白炽化之势。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民办教育集团睿见教育(06068-HK)还未过年就迎来了一个开门红,下一个目标会是星辰大海吗?
年轻的港股标的
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态势,成为中国经济领域善良的市场热点,也成为创业投资热门风口之一。民办学校办学的独立性增强,学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加多元化,使民办教育渐渐成为中国教育产业重要的一部分。民办教育市场规模增加的同时,市场竞争亦越发激烈,早已深耕多年的睿见脱颖而出。
睿见教育于2017年1月26日登陆港股市场,上个月才刚刚“满一岁”。虽然年轻,成绩却是不俗,从招股价1.7港元至前几日历史最高点6.21港元,这上涨速度少说也超过了一大半港股。受益于教育行业庞大需求群体市场,睿见上市后频受热捧。统计显示,2017年香港共有161只新股在主板上市,睿见教育的市场表现位居前五名。
2017年5月17日,睿见教育公布将成为MSCI中国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当天收市后生效。三个月后,公司又公布获恒生指数有限公司选为恒生综合指数及其旗下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及恒生综合行业指数—消费者服务业,恒生环球综合指数及恒生消费品制造及服务业指数的成份股,于2017年9月4日生效。
延续着2017年的屡获投资者和大行看好的势头,昨日,睿见教育公布其成为可通过深港通进行南向交易的和资格证券,且获恒生指数有限公司选为恒生港股通指数、恒生港股通中小型股指数、恒生港股通小型股指数、恒生港股通中国内地公司指数及恒生港股通非AH股公司指数系列的成份股,于2018年3月5日生效。
不同寻常的下跌
然而,进入2月以来达到历史新高后,睿见教育却并未延续1月良好走势,反而接连下挫。就连被纳入深港通名单的利好并能拯救公司股价,而是延续着2月6日9.09%的跌幅后,再次下挫6%。立足于人口大省广东,又处在民生大事的教育行业中,利好兑现后股价不升反降,睿见此番不同寻常又是为何?
先来看看睿见于去年公布的2017财年年报,营收纯利双双增加之余,销售成本亦越发提高。君犹见2017财年营收按年增长39.73%,纯利同比增长29.71%,均抵不过销售成本高达42.92%的增幅。由销售成本激增足以见得上市这一年以来睿见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己方核心竞争力以争夺市场份额,立足广东亦有布局全国之心。另一方面来看,销售成本的激增也侧面反映目前民办教育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不得不花费更多力气以抢占市场。
睿见今日收盘价为5.2港元,却并未让投资者们感受到“爱你”的心情,全日跌幅6.81%,全日波动幅度更高达12%。据雪球测算,睿见教育静态市盈率高达53.29倍,而同类的宇华教育静态PE仅38.41倍,由此看来睿见算是港市教育股标的中静态市盈率最高标的了。虽有利好,但连续的高歌猛进使估值偏高亦带来高风险,而且港市近两日来大环境震荡,获利盘选择此时退出某种程度上也是造成今日下杀的因素。
深耕于大湾区
随着年报一起公开的,还有目前睿见旗下学校的收费情况。尽管睿见K-12办学面向于中产阶级,而相对于2016年度刚准备上市时的睿见,2017年平均每名学生的学费及住宿费较去年提高约6%。从进一步提高学费及住宿费来增加配套服务的收入,是否会对学生生源流失带来不利影响呢?不过,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张,公司自身不断向外并购,又处于广东这个人口大省,未来睿见前景似乎无需多虑。
梳理上市一年以来,睿见对于办学的布局,显示公司仍然以大湾区为中心,在广州、江门、潮州及东莞等地与政府合作设立学校,首先在生源上有所保证。该思路也在外延推进上有体现,在四川安岳建立寄宿学校亦同样采取与政府合作形式。不过睿见也一改往日重资产模式,今年1月与广东江门政府成立的学校转变为轻资产形式。已达成入选深港通的睿见,下一步发展是否能够走得更快更稳?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民办教育龙头的睿见,市场近一年来的看好亦是出于对其优质资产的肯定。入选深港通是对睿见的肯定,利好固然有利于提振股价,但目前仍受大环境影响。来日方长,若不纠结于短期波动,新任港股通标的睿见教育,不妨再多看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