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告显示,截至昨2月6日,今年以来发审委审核51家公司IPO申请,22家获得通过,26家被否,3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不包括取消审核的公司)为43%。其中,51家上会公司中有24%的企业来自新三板,共12家;22家顺利过会的公司中新三板转板企业占5家。此外,6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1月份,新三板企业过会率仅为42%,低于整体过会率水平。
对于开年首月新三板企业过会率较低这一现象,专家表示:“持续盈利能力依旧是发审委最关心的问题。但信息披露问题、毛利率异常和员工人数异常变动也逐渐成为发审委关注企业经营是否稳定的新重点。”
昨日,发审委审核了6家公司的IPO申请。从审核结果来看,4家获得通过,2家被否。审核获得通过的4家企业是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被否的2家企业分别是江苏蓝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华达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从发审委的提问情况来看,盈利能力依然是关注点之一。比如,对于江苏蓝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要求发行人说明与成都华西合作的背景及原因,合作协议 的可持续性,如合作协议终止,是否有足够的应对措施,是否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持续盈利能力的不利情形。
而IPO申请审核获得通过的企业中,发审委同样问及盈利能力问题,比如,发审委指 出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历年取得的政府补助金额较大。因此,发审委要求公司说明享受政府财政补贴的依据,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导向是否一致;与同行业可 比上市公司相比,是否存在经营模式差异、补贴比例过高情形,以及未来持续获取政府补贴的可能性,是否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据了解,截至昨日,IPO审核申报企业已达到2529家。其中在正常审核状态的企业共432家,包括“已受理”状态的有68家,“已反馈”的有250家,“已预披露更新”有103家,“中止审查”有7家,“暂缓表决”有4家。此外,已进行备案辅导的企业家数占据半边天,达1555家,另外还有542家申报企业已终止审查。
总体来看,有582家公司准备或者已经申报新三板IPO项目(不包括终止审查状态项目),新三板IPO储备项目再创历史新高。对此,某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三板公司在挂牌之后,经营、财务更加规范,而且信息披露比较透明,这极大缩短了辅导申报时间,因此保荐机构也愿意为该类企业的转板提供服务。此外,新三板市场现存的交易制度问题、融资需求、竞争对手已经发行上市等等都导致更多的新三板公司走向IPO之路。”
此外,截至昨日,IPO正常审核状态的企业共432家,其中新三板企业占111家,占比为26%,与去年前三季度占比数据持平。加上已进行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的新三板IPO项目共有582家,储备项目数量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