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一周4家公司发布招股书 湖北2018能否破解IPO困境?
众创网2018-01-29

继2017年12月末明德生物、天风证券发布招股书以来,又有4家企业发布了招股书。这四家企业中,贝斯特通信、微创光电、亿童文教、鄂中生态分别来自武汉的经开区、东湖高新区、洪山区、钟祥市磷矿镇。

1月23日,贝斯特通信、鄂中生态预先披露了招股书;1月26日微创光电、亿童文教也发布了招股书。湖北2018年开头态势乐观,然而纵观过去一年的成绩,还是有些隐忧。

2017年A股IPO全国首发438家,长三角占比43%,广东98家占比22%,东三省4家占比仅0.9%,山西、内蒙、青海和广西挂零。令人想不到的是,湖北在中部垫底,而湖南以17家之多,跃升到第8名,成为中部表现最出色的省份。

2017年湖北GDP总量达到36522.95亿元,增长7.8%。然而在IPO企业数量上,湖北的前进步伐却显得十分缓慢,2014年IPO开闸至今,湖北总共只有13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在2017年,湖北有5家企业申报IPO,除海特生物和瀛通通讯上市外,嘉必优和如意情被否,宏源药业则是主动申请撤回了IPO申请。

IPO数量基本上是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的标志。作为中部的中心,九省通衢之地,湖北的区位优势没有变成经济优势,2017IPO仅两家过会,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该地区重要的龙头企业,它们构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IPO企业数量指标对地方经济而言意义重大。

作为中部崛起“支点”的湖北,缘何在这一指标上完成得不尽人意?这恐怕还得从湖北的宏观经济环境说起。一般而言,企业能成功上市,其所处的产业基本符合国家政策扶持、成长空间大、盈利能力强等多个特点;再者,民营企业是IPO的主力军。而整体来看,湖北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一是整体产业结构偏重、偏旧,二是民营经济和企业创新能力偏弱。

2017年的数据不是偶然,其背后反映了湖北在民营经济发展与周边省份差距拉大。湖北经济的短板大致可以归纳为,农业无特色、工业无品牌、新经济和新业态缺乏大的知名企业。IPO是民营企业的舞台,湖北在民营经济上亟需提升。

近年来,湖北民资一直在低位徘徊,2016年全省民间投资增长仅2.5%,同比回落12.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从企业数量和规模来看,湖北私营工业企业数和总资产分别只占全国的4%和3%,分别低于江苏同期10.1和11.8个百分点,差距尤为明显。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湖北目前97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资企业占比超过1/3;民营企业中,又有数十家企业虽注册地在湖北,但实则已被外地企业借壳,诸如东方金钰(600086)、斯太尔(000760)、宏发股份(600885)、闻泰通讯等,真正生于湖北、长于湖北、扎根于湖北的民营上市企业并不算多。

近年来国家提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等重大战略,以及湖北成功申报内陆自贸区等一系列举措,于湖北而言皆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想要解围IPO进展缓慢的困局,湖北应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还需下功夫盘活民营经济这个大棋局,从政策、资金、人才、产业环境等多个维度来推动民营经济向前驱动。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