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日,申通快递、顺丰控股以及韵达股份接连发出公告,宣布增资丰巢科技。
公告中称,申通快递、顺丰投资、云韵投资、中通快递、普洛斯、丰巢投资、韵达控股、明德控股、丰巢科技等多家公司共同签署《关于认购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股权之股权认购协议》及《关于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合同》;由玮荣发展、顺丰投资、申通有限、福杉投资、普洛斯投资、鼎晖孚涵、启盛创业、长星成长、汇丰投资、钟鼎五号、钟鼎五号青蓝与丰巢投资共同向丰巢科技增资共计人民币207251.9084万元,其中人民币61704.8345万元作为本次认购的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145,547.0739万元作为增资溢价计入资本公积金。
申通与韵达均称,此次增资意在提高快递“最后一公里”收派效率,有利于降低快递企业末端收派的成本。
近年来,电商物流快速发展,而快递行业末端配送“最后100米”的繁琐和冗长,让智能快递柜应运而生。快递柜数量增长十分迅速,相比于上门这种末端交付,快递柜效率高,安全性有保障,且时间配置更加灵活,加之快递柜试水社区业务,引发了更多想象空间。基于这些优势,快递柜行业在上半场吸引到了大量企业和资本的入局。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目前中邮速递易、丰巢等企业投放的智能快件箱在全国达到20.6万组。这其中,速递易是最抢滩登陆者,与之相比,丰巢入局虽稍晚,但背靠快递业几大“巨头”并未显出势弱,有“后来居上”之意,截至2017年12月,丰巢已在80多个城市和地区铺设了9.1万台快递柜。
此外,在快递柜行业还出现了日日顺、乐栈、鸟箱、格格货栈等多家企业。不过随着2018年快递柜整合元年的到来,整个快递柜市场,已形成中邮速递易和丰巢两巨头的对垒之势。
对快递最后100米的部署来说,智能快递柜的投入成本之高可以说是行业公开的秘密。除开快递柜本身的成本外,还涉及到进小区、写字楼的租赁费,还有后期维护、线路改造、与单位物业沟通等多个范畴的成本。因此如何找到商业化模式,成为了快递柜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此次除了宣布增资丰巢,申通还宣布出资5亿元与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上海中车绿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城申通智慧物流与交通产业发展母基金。
公告显示,该基金组织主要投向城市智慧物流与交通运营项目、智慧物流与交通先进装备产业、旅游物流与交通运营项目、智慧物流与交通产业小镇开发等。可以看出来,随着快递柜整合完成,用户市场逐渐成熟,智能快递柜行业初期的跑马圈地阶段也将告一段落, 接下来快递柜对商业化模式的探索以及构建商业生态圈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