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总投资15亿元的奥英光电新型显示器件及背光模组研发与生产项目,签约落户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这是继航天科工火箭、航天科工磁电、深圳晟达天唯北斗等重大项目之后,又一个落户重大项目。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由武汉市政府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与上海、西安并列国家三大航天基地。2017年4月24日,基地正式开建,火箭总装总调中心、电磁防护材料先后全面开工。预计到2018年底,火箭总装总调中心项目预计可建成投产。届时,“汉产”火箭将一飞冲天,惊艳世界。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产业港主体将完工
推进国家航天基地建设,是武汉市政府的头等大事。
“加快建设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推进火箭及运载服务、材料、低轨卫星和应用等领域重大项目。”日前公布的武汉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
基地目前在建项目包括:航天南路、产业港、产业港公园、航天大道拓宽改造工程等,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产业港主体即将完工。
“去年开工建设之前,这里还几乎是一片荒芜。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的优质服务和基地运营方华夏幸福的建设速度令我感动。”湖南航天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湖南航天是首批进驻基地的企业之一。去年4月湖南航天与新洲区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将电磁防护材料产业项目落户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投产后,将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军民融合电磁防护材料、特种软磁的科研生产基地。
再添15亿项目 “汉产”火箭预计年内投产
据了解,作为锦富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奥英光电公司投资15亿元的新型显示器件生产项目一旦建成投产,将主要生产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与液晶显示相关的各类新型光电和光学元器件。项目建成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80亿元,吸纳2000-3000人就业。
“选择落户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一方面是看中基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武汉市的政策利好,同时基地由国内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来建设运营,也让我们非常放心。”锦富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文德说,借助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这个平台,相信企业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目前基地相关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已经全面铺开,火箭总装总调中心、电磁防护已启动建设。此外,天基物联网、天基互联网等商业航天项目也将陆续入驻基地。
新洲区区委书记陈新垓表示,今年,新洲区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全力服务企业主体,加快航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力争火箭总装总调中心项目年内投产。
产城融合 瞄准600亿元产值
基地采用PPP模式,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理念,以商业航天产业为主导,四大分区梯次开发,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航天产业新城。围绕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计划用10年的时间,形成近600亿产值的产业新城。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规划了“一核两翼”的空间格局:“一核”即利用长江及两湖资源构建的新城中心及航天创谷核;西侧结合现状产业本底,对接阳逻新城和老城,形成航天配套组团;东侧汇集了以航天科工、武船为代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国之重器,发挥天、港的地利优势,形成航天为引领的尖端智造产业集群。
目前,三大产业集群齐头并进,齐聚东部航天城板块,项目储备充沛且富有层次,招商工作进展顺利。
围绕新材料产业集群,目前在谈项目总投资额逾40亿元,其中不乏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在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范畴,以奥英光电显示器背光模组、天唯北斗芯片封装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已签约或行将签约的总投资额超过60亿元。
预计今年底,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将初步形成约6平方公里以航天产业为龙头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产业集群效益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