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入2018年,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就举办首场市域级企业集体挂牌活动,迎来开门第一红。
1月11日,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数量达到4081家,成为全国40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中,第一家挂牌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的运营机构。
据了解,该中心运营6年时间来,已接待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及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的资本市场机构共130多个批次的考察和访问。为支持小微科技型企业发展,武交中心在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率先推出了“科技板”、专门服务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的“海创板”,还推出了专门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的“青创板”。
此外,武交中心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四板服务县域经济。2013年6月,湖北省政府金融办指导、推动武交中心与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和省级重点贫困县——通山县人民政府协作,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成功培育了15家通山小微企业在武交中心挂牌,形成了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第一个县域板块——“通山板块”。其中通山县的湖北玉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于在武交中心挂牌3个月后,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融资500万元,成为其后期发展的重要助力。
此次武交中心能够突破4000家大关,主要是由于襄阳区域资本市场的出彩表现。
1月11日,“襄阳科技成长板块”在武交中心启动,襄阳市迪天信息、诺立信、环宇车灯等196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鸣钟挂牌,集体登陆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襄阳科技成长板块”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湖北四板县(市)域特色产业板块已增至86个。
这些企业全部都是科技型企业,其中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不少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优势。
比如,来自襄阳高新区的湖北迪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数字化物流仓储及物流智能运营平台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来自樊城区的襄阳市诺立信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拥有十几个系列上千种规格的电线电缆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电力电网、铁路、航空航天、城市照明等领域。
由此可见,随着国家和地方关于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顶层设计的进一步明确,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培育市场主体、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作用和贡献也在逐步发挥和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