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湖北29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 其中武汉27项获奖
众创网2018-01-09

众所周知,党中央、国务院每年都会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的具体体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青藏铁路等获奖成果举世瞩目、彪炳史册,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汇聚了全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合力。

2018年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记者获悉,湖北省共有29项成果(通用类)获奖,其中,武汉地区就有27项获奖,获奖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在这29项获奖成果中,由在汉高校、院所、企业等主持完成的成果有10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7项。

中科院武汉测地所“实时高动态高精度相对定位与定速软件”引路,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首次交会对接;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设计,该隧道全线贯通,助力广深港高铁全线竣工;还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都有武汉科技力量的注入,这表明武汉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水平的能力在不断增强,综合科研实力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在汉科技型企业均斩获奖项,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唯一一家企业合作方,参与中国22纳米集成电路技术开发,而该技术全球此前仅英特尔能量产,这彰显了在汉的国家存储器,也加入了高端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的国际俱乐部。其中,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999年4月28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其每年评审一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即大家习惯说的“国家三大奖”。此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以及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根据2017年5月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的有关规定,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

高校在全国授奖项目中连续保持高比例,充分体现了高校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在武汉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高校对武汉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而此前,东湖高新区发布“金谷”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武汉·金谷”初步建成中国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形成新金融集聚发展、资本融通便利和资本市场创新三个国内领先的“先行区”;到2035年,聚全球资源,建世界光谷,建成全球领先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武汉在科技创新方面将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促进武汉创新型城市建设。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