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环武汉—最典型的单核城市群 蓄势腾飞
众创网2018-01-09

随着中部崛起,武汉在华中地区的地位不言而喻。如今,在武汉求学的大学生超过一百万人,使得武汉成为全球大学生最多的城市,在高级人才储备上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武汉有着我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承担着国家、省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重任。

从地理位置来看,环武汉城市群是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包括荆州、荆门、襄阳、宜昌在内的12个城市,其中武汉与其100km距离内的8个城市形成了武汉城市圈。武汉是华中地区经济关联度高、经济实力集中的核心区,也是长江中游人口、科技、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是我国撬动“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在区域经济格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GDP来看武汉的经济领先地位十分显著,2016年GDP达到1.19万亿元,超过了其余8个城市的GDP的总量,城市群经济发展差异巨大。排名第二位的宜昌的GDP为3709.36亿元,仅相当于武汉的三分之一。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武汉依旧独占鳌头,可支配收入达36436元,圈内其余城市均不足30000元。客观的说,武汉相比长三角城市经济、人口优势虽不明显,但相对于城市圈内其他地区还是无可匹及的。

武汉配套密度远超城市群其他城市

从配套总量的集中度情况来看,武汉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总配套服务数量17.14万间,占环武汉城市群配套总量的36%;其次,襄阳和宜昌的配套总量分别为4.5和4.1万间,三个城市合计占比超过50%。

在配套密度方面,武汉的配套密度位列城市群内第一,每平方千米有20.17间配套。鄂州和仙桃分别以9.97间/平方千米和5.48间/平方千米的配套密度位列第二、三位,其余城市的配套密度均低于5间/平方千米。鄂州在地理位置上紧邻武汉,不仅是旅游城市也是“冶金之城”,且地理面积小,因此配套密度相对其他城市而言较高。此外,仙桃作为湖北省仅有的三所省直管市之一,在2016年是全国百强县市,经济基础较好,配套密度位列第三位。武汉城市圈内除武汉外的其余8所城市的配套密度为3.29间/平方千米,而荆州等4个城市的配套密度为2.20间/平方千米,由此可以看出武汉相对周边城市的发展优势非常显著。

城市群餐饮消费差距较小

环武汉城市群的餐饮配套中,武汉的餐厅数量仍旧高居一位,且餐厅占比为32%。黄石、襄阳的餐厅占配套设施的比例分别为34%和33%,比武汉略高。除这三个城市外,其余城市的餐厅占比均值约为22%,相对偏低。

从消费均价来看,武汉作为省会城市位列第一,人均消费38元/人,但领先并没有太多,餐厅比例相对较高的黄石和襄阳的人均消费分别为27元/人和30元/人。整体来看,城市群内所有城市的人均消费均在25元以上,除武汉外,其余城市的人均消费价格分布在25-31元间,城市之间的消费差距相对较小。

城市群人口向武汉迁徙

从环武汉城市群人口的迁徙流动来看,以2017年春节的最后一天法定假期为基准,城市群人口外迁第一目的地即是武汉,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武汉在该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此外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也是城市群人口外流的主要方向,合计占比达到37%。

具体来看,武汉市近年来流动人口持续增加,2016年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增长了11万人。从腾讯位置大数据上可以看到,城市群内所有城市的第一迁徙目的地均是武汉。17%的外迁人群流向了武汉,其后是深圳、北京、广州、上海四个一线城市,占比均在8%以上,而孝感、黄冈、荆州等省内大市均不超过4%。

孝感、黄冈与武汉间的人口迁徙最为频繁,分别有22%和26%的迁出人口以武汉为目的地。先一步建成通往武汉的城际铁路,更是大大加速了这两座城市与武汉的人流往来。腾讯大数据显示,孝感和黄冈至武汉的迁徙指数 分别达到了42.3和43.1,作为对比,同日苏州到上海的迁徙指数只有34.0,武汉对于这两座城市的人口吸纳效应可见一斑。

总体来看,武汉的区域发展优势异常突出。尽管国家出台政策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武汉到周边城市的距离在快速拉近,与武汉联系紧密的孝感、黄冈等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承接武汉的辐射利好。但不论是从经济总量、就业机会、城市建设还是配套发展进行比较,湖北省内其他城市均与武汉差距甚远,再联系武汉的地区中心城市定位和人口现状来看,在200万左右的人口净流入规模、1077万的人口总量基础上,武汉市人口总量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便利、快捷的交通是其天然秉赋,在国家统筹发展的大框架下,武汉城市经济圈是衔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快速“立交桥”。2010年3月,国务院将武汉确定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2017年,中央要求在长江流域,武汉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在中部地区,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国,武汉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自我定位:在全球,要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城市。作为中部地区最重要的水上门户,长江之“中”和中国地理之“中”,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让武汉经济圈重新校正了城市“方位”――武汉正加快建设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全国门户机场。

武汉正充当引领中部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以冲锋的姿态乘风而起,尽情翱翔在我国中部广袤的蓝天。

众创网 郑旺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