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汉借助中部崛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多项国家战略和改革试点东风,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经济取得迅猛发展,GDP跨入“万亿俱乐部”,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中迈入“第一方阵”,成绩引人瞩目。
其中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实施一年收官,交出傲人成绩单。据统计,2017年武汉签约总金额25828.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大项目789个,签约金额23646亿元。全年实际到位资金8226.6亿元,同比增长41.3%。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数和签约金额,分别为2016年的4.4倍和7倍,标志着武汉城市吸引力和产业竞争力站上新高度。
签约是第一步,项目落地是关键。一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市上下着力推动招商引资向项目落地落实延伸,效果十分显著,274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开业)落地,占签约项目总数的比例超过三成。
招商引资领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武汉速度”“武汉现象”。 一大批企业总部纷纷落户,成为招商新亮点。今年以来,小米科技、科大讯飞、摩拜单车、奇虎360、小红书等25家民营科技型企业,扎堆在汉设立“第二总部”,数量居全国第一。
此外,美国富华信托银行、新加坡睿克环境科技、法国家乐福、信中利、福中等企业,将中国区域总部或财务共享中心落户武汉。中兴通讯、海康威视、思拓合众等知名企业,则在汉设立研发总部,全市新引进研发机构已达32家。
工业方面,深圳华星光电投资350亿元建设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去年3月31日签约,6月13日开工,12月28日主厂房封顶,刷新了湖北省、武汉市重点项目建设速度。服务业方面,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月内开工(开业)落地的项目数达到77个,不少项目更是当月签约当月开工(开业)。
在招商引资的实践中,武汉首创“大学+”发展新模式,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与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两手发力,大力发展“校友经济”,将在汉89所高校的科教资源、校友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胜势。
从资金来源上看,“校友招商”以13014亿元的签约总额,占据“半壁江山”,成为武汉今年招商引资的最大亮点。
今年以来,武汉深挖校友资源,首创“校友招商”,大力发展新时代校友经济,先后携手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了9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专场活动,累计签约达13014亿元,平均每场近1500亿元。
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工程……过去的一年,武汉大力引进项目、资金、人才,为经济建设增添活力,为拼搏赶超积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