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湖北医药持续高速增长 新三板百强中占据10席
众创网2018-01-03

湖北药,风头渐劲。数据显示,湖北新三板挂牌企业100强中,医药制造占10席,占比最高,其中新三板“药状元”长江医药市值已超过30亿元。继九州通、人福医药等“龙头”之后,湖北医药企业又涌现一批“新生代”。

生物医药是湖北省着力培育的千亿级支柱产业,2016年湖北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195.9亿元,同比增长12.3%,排名全国第九位、中部第三位,先后诞生了九州通、人福医药、健民集团、马应龙等一批主板上市医药企业,但总体来看仍存在产业规模偏小、龙头领军企业少等不足之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显,产业盈利能力大幅攀升。2016年,湖北省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制药专用设备制造同比增长 32.95%,中药饮片同比增长20.9%,化学原料药同比增长18.8%,化学药品制剂同比增长17.6%,生物制药同比增长17.2%。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经济波动的形势下,2016年,“湖北药”出口交货值达121.5亿元,同比增长28.4%,排全国第五,为我省出口增长最迅猛的板块。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新三板共有11645家挂牌企业,湖北有404家。市值前100位的鄂企中,生物和医药制造类企业共有10家,分别是长江医药、龙翔药业、宏源药业、禾元生物、芝友医疗、美天生物、益泰药业、同济医药、神农制药和中帜生物。从行业分布来看,该行业企业数量最多,高于机械、软件和食品等行业(各7家)。长江医药(38.52亿元)、龙翔药业(19.98亿元)、宏源药业(14.53亿元)进入前十榜单,分别位列第三、第六和第九位。

这些企业不仅市场规模居前,还呈现出良好成长性。长江医药主营各类中药,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17.3%。龙翔药业2017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9689万元,比同期增长20.37%,实现净利润1050万元,同比增长43.75%。

不满足于医药流通业务,努力向辅料生产、新药研发、技术创新等产业链上游进军,是湖北医药“新军”实现快速成长的关键。

长江医药集团从荆州市公安县一家小药店起步,目前在全省拥有“长江大药房”直营店300余家。该集团董事长罗明表示,在医药产业链上,药店位于产业链最底端,利润低,即使是行业最顶尖的企业,利润率也只有1%到3%,“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摆脱药贩子的身份。”

武汉禾元生物则是衔着“创新基因”而生。该公司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杨代常教授创办,自主研发稻米“造血”技术,并获欧洲专利。该技术可从稻米中提取出用于治疗人体烧伤、肝腹水所急需的人血清白蛋白。而在以往,这种白蛋白只能从血浆中提取。目前我国每年临床对人血清白蛋白的需求量在210吨左右,其中一半依赖进口,稻米“造血”技术前景广阔。

湖北陆续出台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等多项新政,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九州通与人福医药齐齐入选《财富》杂志中国企业500强,龙头效应明显。业内人士分析,新三板湖北医药制造企业表现抢眼,发展后劲十足,说明湖北医药产业“后继有人”,形成了“龙头+新秀”的梯次结构,可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