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科大讯飞领头飞涨 AI公司估值是否过高?
众创网2017-12-27

作为拥有较强语音技术的A股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讯飞的股价在2017年以来翻了一番还多。今年10月,旷视科技(Face++)完成了C+轮高达4.6亿美元融资,不仅一举超越了此前商汤科技的4.1亿美元B轮融资,也同时刷新了全球AI领域的融资记录。而到了11月,云从科技完成了B轮5亿元人民币融资,加上此前广州市政府对云从科技的20亿元人民币的政府扶持资金,云从科技总计获得25亿元发展资金。

在经历了2016年~2017年的投资热潮以后,中国的AI公司的估值如火箭般上升,甚至与比特币相比也毫不逊色,以至于投资人感叹AI项目太贵的同时,很多业界人士开始质疑中国AI公司的估值是否过高了。

人工智能行业的科技股到底该如何估值,在当下确实是一个需要直面争议的问题。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越来越重要,应用前景越发明朗、宽阔,这是全球趋势。从国际经验来看,给人工智能范畴内的科技公司一些空间、适度宽容其估值弹性,可能是必要的。

人工智能对于未来实在太重要了,以至于资本和投资者都愿意付出如此多的溢价去获得“船票”。

把视野放至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我们发现亚马逊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对象。这样一家巨头式的公司,不仅亏损纪录惊人,去年的市盈率也曾经高达300多倍,当下也有200多倍,与科大讯飞的市盈率相当。而令其备受关注并享受高估值最重要的因素,显然不是电商业务本身,而是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未来可能具有爆发潜力的A W S云计算板块。显然,这样的亏损纪录、估值水平在投资者眼里,用传统的估值模型进行评价是不太客观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对投资者来说,在认可公司发展前景、有信心享受超额收益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公司发展的节奏、轨道可能偏离预期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是阶段性的,也可能是重大和全盘性的。

一方面,A股创业板市场的风险一直以来都是被很多投资者忽视的,另一方面,从发展阶段来看,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更具有相当的特殊性,相应地,这需要投资者格外具有风险投资的意识,同时掌握一些平衡收益和风险的投资策略,比如,既然看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妨择优选取多只股票进行组合式投资。

人工智能行业当前处在广泛应用化前的重要拐点,而且其增长空间明显大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因此宽容优质公司的“弹性化估值”更为必要。

众创网  郑旺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