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2017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签约20个项目,共计349.7亿元,关于武汉的未来一新书记这样说
众创网2017-12-13

2017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13日举行武汉招商洽谈会。以互联网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型文化产业更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武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一座具有文化情怀和发展潜力的城市。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吹响了奋力拼搏赶超,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布局了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战略,相继实施了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百万校友资质回汉工程一系列重点工程。签约项目投资,引进大项目,落户企业总部。总部数等指标均创历史新纪录,武汉已经成为现象级投资风口城市。

微信图片_20171213191640.jpg

会上签约了武汉国际文化创业产业城项目、归元片区文化综合体项目、武汉江岸国广联创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冰峰勇士VR虚拟现实项目、国家动漫游戏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电视游戏营销手机项目、盛天网络互联网文娱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共享书项目、杨春湖文化综合体项目等20个项目,共计349.7亿元。

微信图片_20171213191654.jpg

在现场还播放了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新时代 武汉的伟大城市梦想》讲话视频。以下为讲话全文:

前不久胜利闭幕的党的19大,这一次划时代开创性的大会,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我们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19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把党的19大精神贯彻到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大武汉的全过程。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传承光荣的文化名城,是一种优势明显、基础扎实的潜力之城,还是一座充满活力日潮涌动的逐梦之城,更是一座蓝图宏伟,蓄势腾飞的希望之城。我以激动的心情向各位嘉宾介绍今天和未来的武汉。

一国家战略聚焦的武汉,正致力于开启复兴大汉的新征程。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时,要求我们要加快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并提出四个着力的要求。总书记这一指示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聚焦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自贸区武汉片区,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等国家级的改革试点任务落户武汉,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谱写。武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总书记对湖北武汉的殷殷教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描绘了武汉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距离推动中国梦在武汉的生动实践。在长江领域,武汉要成为参加经济带的脊梁,在中部地区,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国,武汉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全球武汉要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城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现在到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的新征程。三省行政的武汉,正致力于打造世界有影响力的亮点城市。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大开大合的城市地理人文格局,世界少有。以长江为空间主轴,铺起城市的伟大路线,努力打造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跻身建设历史之城,建设长江文明之星,打造历史文化之城。

微信图片_20171213191648.jpg

武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江文明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盘龙文化、知音文化、楚文化、诗词文化、商道文化、工业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之城,担负传承和创新长江文明的历史使命。我们将以长江汉江交汇的南郡为圆心,以三公里的半径覆盖两江四岸,二十余平方公里,打造长江文明之星。建设世界级的历史历史人文展示区,成为武汉的文化历史传承创新之城。我们要优化建设当代之城,就是要优化长江主轴,打造世界级的城市中部文明景观站。

在世界大河名城中,两岸均衡发展的特大城市少有,以大河为主轴的城市更是少有,武汉长江穿城而过,刚好支撑城市的对称轴,且宽度适宜,南北两岸均衡发展,这是武汉宝贵的禀赋传承。我们将长江武汉段作为城市景观中轴来打造,变长江天险为城市的靓丽画册,引领武汉大都市由组团结构向中轴结构发展,向长江时代跨越,形成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我们重点是要围绕交通轴、经济轴、生态轴、景观轴、文化轴,五轴一起来建设。当前我们正在启动的是交通轴的建设,沿着长江两岸分别打造主岸大纲,让一环至二环,再到三环快速链接,同时两岸分别构筑符合交通主站,让两岸交通可达性更强,形成世界级的滨水景观大道。

近期我们将启动左岸右岸大道的示范段建设,力争在二零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召开之前建成。我们想沿着长江轴,三年内将在沿岸新建3个主站,200栋以上的高楼,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惠及最优资源,承担全球性城市功能,让四大发展片区,五大商务功能区在这里衔接串联,沿着临江打造高端服务业集群。生态中,我们通过开展滨水岸线生态的修复,城市的修复,推进四水共治和海滨城市建设,让长江沿线生态重要景观缆道焕发生机,让两岸的江滩公园更美更靓,让长江主轴成为江城辉映的生态文明共享体验区。今后,我们将在长江绵延十公里的江滩集中成片的种植向日葵、薰衣草等观赏性花卉,在两岸江滩处处见绿、层层彩化、时时花香,成为很美丽、很吸引人的景观轴。我们将整合和串联多元景观资源,构建世界级的江岸朝宗景观核心区,建设沿江九大景观蓝海,陈江景观缆道,推进长江沿岸的裂体量化,形成以主轴和核心的整体景观带,还有文化轴。推动文化展示交流,综合演绎十项串联文化科技等功能区的连片发展,打造主题文化景观。

规划建设未来之城,主要是要建设长江新城新区,打造世界未来城市,核心是高水平规划建设长江新城,并积极申报国家长江新区。这个空间主要用于今后30年到50年的发展。但是后来我们的雄心壮志是要把这个潭江新城新区规划打造成为世界未来城市的样板。目前这个新城新区主要选自于谌家矶—武湖区块,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北有大别山,中有五湖,南有长江,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符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阴阳相生的宇宙观秩序,还可以说。这里是武汉建成3500年以来留下的一个最好的地块。这个地区区位优越,连贯长江主座,交通便捷,四年环境承载力,空间充裕,现有开发程度低,拆迁量大,供30年到50年发展没有问题。我们打算分三次推进,近期起步期,30平方公里左右;中期发展区,一百平方公里左右;远期控制区500平方公里左右。我们总的目标定位要求是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准定位,打造高校高薪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大江大湖生态魅力无限的生态之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先运用的现代之城,对外开放工作水平一流的国际名城,百姓富裕安居乐业的创新大城,真正成为具有新发展理念的典范新城。

微信图片_20171213191849.jpg

科教发达的武汉正致力于打造全国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时近130万。这些年每年有30多万大学生毕业,今年武汉地区招收大学生就有32万。武汉现有两院院士63人,国家千人计划344人,创业海归人数居全国城市的前五位。武汉科技实力雄厚,国家级的科研院所有95家,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是全国前列。各类科技创新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这是武汉最具潜力的,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今年以来,武汉市先后部署了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百万项目资质回汉发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工作,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等四大工程。为努力探索科教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创新大学+发展模式,打造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国际之城,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首先是我们实施了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工程,大力发展经营经济。大学生是既有较高创新能力,又有较高消费能力的群体,是城市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提出要建设全国低成本创业创新中心,将武汉打造成为大学生最友好城市,确保五年留下100万大学生。

这一百万大学生留下来,将大大优化武汉的人口结构。可以说实施这一工程既是人才战略,也是人口战略。为留下100万大学生,我们重点解决三大问题。一是户口问题,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学生入户,零门槛,凭大学毕业证就可以登记落户。二是住房问题。我们在参加新城内将规划面积超一千亩地,参加青年新城,预计明年建成,力求提供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的保障性住房。我们提出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的20%租到租赁房。三是收入问题。我们在全国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总体水平在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远远高于武汉市最低职工工资标准。是我们实施百万校友资质回汉工程,大力发展校友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已有3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很多在各自的领域卓有建树。对第二故乡武汉还有深厚的感情,愿意为武汉的发展做贡献。今年以来我们成立了市招才局,切实为武汉校友为汉投资兴业,创业创新提供最优服务。三是我们实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大力发展院士经济。

我们今年新成立了市科技成果转换局,探索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新体制新机制。出台了服务性的政策举措,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与资本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努力把在汉的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这个模块充分的挖掘出来,促进就地产业化。我们提出今后五年力争院士150人,建设各类国家是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知名企业研发中心,新型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一千家,力争惠及创投资金5000亿元以上,实现在汉高校科研成果80%就地转化。

四是我们实施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大力发展海归经济。我们今年已经引进领军人才54人,其中有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创立的科学创新研究院。今后五年我们力争要引进诺贝尔奖级的领军人才要十名以上。

九省通衢的武汉,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流通枢纽城市。武汉综合交通发展,素有九省通衢美誉,以武汉为圆心,一千两百公里为半径画圆,可覆盖中国的11.6亿人口,92%的经济总量,可以说它是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我们正加快建设,进一步发挥武汉流通成本洼地优势,提升经济的集聚辐射功能,成为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商贸物流中心和流通枢纽城市。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国际陆运枢纽的建设。武汉是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高铁可直达全国26个省会城市,铁路货物快运定期班列已覆盖华南、西南、西北、华北、东北主要城市。铁路货运,国内国际通达能力居全国前列,28个国家60多个城市,发货总量,回程货运量保持全国前列。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建设两纵两横两斜12个方向的高铁网,拓展通道,东南亚南亚中亚等方面。

二是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天河机场年吞吐能力达3500万人次,是华中最大的航空枢纽。现有国际及地区航线53条,到2020年将达到70条以上。同时据武汉近50公里的顺丰货运机场,将来建成后一起货邮吞吐能力达500万吨,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货运机场。

三是建设长江中国航运中心。武汉是与重庆上海并列的。长江三大航运中心之一,是中西部最佳的出海口,通达中亚东南亚七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内河港口第一方阵。

四是建设国家都市联运枢纽。五是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技术。依托以上枢纽建设,我们将致力于建设一个互联网时代的新商都。五工业重镇的武汉,正致力于打造高效高薪产业高地。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产业门类齐全,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制造业城市,以及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近些年来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食品及烟草、生命健康等六个产业成为千亿级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比重。1/50工业重镇的地位不断巩固提升。我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高效高薪产业方向,以现代产业园和科创小微企业园为抓手,着力构建企业集聚要素及技术集成,产业集群,服务集中的5G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现代经济,着力提升武汉产业在全国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东湖高新区,这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中国自贸区片区未来的方向,是把这个区域发展成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现代金融等产业。

微信图片_20171213191839.jpg

一是光谷,重点是发展关键信息产业,我们想把这个产业打造成为万亿级的关键信息产业。第二个是要近些年实现爆发式增长,同时我们重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短短的几年时间,已经集聚了将近2000家互联网企业,其中三家独角兽企业是经过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产业基金和金融科技,努力把它打造成为国际人才自由港。第二个功能区是武汉开发区,这是中西部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在中西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中排名第一。未来这个区域重点是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飞行汽车等项目。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下一代高铁等未来产业,主力打造是首先是车多,2020年力争达到两百万辆的汽车的产业销售收入要达到3100亿。我们全市的生产能力到2020年将达到300万辆。主要是布局工业机器人和服务业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智能家居制造,重点是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终端,智慧厨师的产品。通用航空重点发展通航产业,航空运动,航空消费。第三个功能区是临空港经开区,这是我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湖北省首个发展临空经济的国家级功能区。我们主要想把这个区域打造成临空制造感,网络安全产业感,现代健康食品感之外,长江新城新区也将重点发展高薪高效产业。

同时我们各个中心城区将努力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高端的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各个新城区将规划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武汉人才汇聚,正致力于打造新民营经济集聚地。武汉国有经济这条腿长,民营经济这条腿较短。针对这一短板,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要发展新型经济。我们认为新的发展阶段,孵化发展新型经济,而互联网时代又催生了新型经济。新型经济就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四军为主体,以新经济为特征,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新型经济财富的共享度更高,创新动力更重要,辅助市场能力更强,体制机制更活,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力,是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是富民兴汉的源头国学。我们将把心灵经济作为发展新经济的主导力量,把新经济作为新民营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今年以来,我们对发展兴民经济作出了总体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努力打造新型经济的集聚地。武汉,正致力于打造世界知名冰水生态绿城,水资源是武汉的优势。武汉有166个湖泊,,人均拥有的淡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是名副其实的江城。我们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努力打造最具凝聚品质。

微信图片_20171213192040.jpg

国内外知名的冰水生态绿城,我们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一是工装长江道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今年我们在试水共治上总投资234亿,来进一步推动四水共治,打造优良的水环境,特别是我们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推进长江的舞蹈保护行动。二是以建设东部城市生态绿心为重点,打造靓丽之城。我们正在高水平地规划建设东部城市绿心,把它打造成城市生态与人文融合,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级的城中湖典范。我们近期以绿道网络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世界级,顾虑到东湖绿道2016年和第三次联合国人居大会推荐,目前一起已经建成近30公里,二期将建成70多公里。今年12月28号将对外开放,明年将重点是提升这两期工程的文化内容,所以我们这三期工程建成后,总体可以比肩法国中部的田园绿道。新加坡的环保运动。三是做好大姑家的文章,打造滨湖特色空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水生态的空间布局,着力构建大东等生态水网。我们将探索大幅家的环境保护,产业创新社会建设生产生态生活融合等发展模式。利用大国家能打造国际功能区科创功能区,生态休闲区,区域文化区,在政府保留所有权,严格环境保护标准和提高准入门槛的前提下,把湖的使用权交给企业,让企业来使用管理。

四是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优质化,高水平的提供公共服务。武汉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三,拥有一大批全国的知名中小学,医疗条件水平也比较高,特别是三甲医院有26家,在全国城市都是少见的。而且又有一批国际一流的文体产品,常年可以观赏世界顶级的艺术团体的表演和世界顶级的赛事,进行。我们举行了世界飞行者大会,水上马拉松与汉武汉散结形成大型体育赛事,四马奔腾之势。2019年我们还将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届时城市功能品质和形象都将大为改善,武汉的国际知名度将大为提升。各位朋友,各位嘉宾,武汉发展潜力无限,前景可期,投资武汉恰逢其时。大有可为,我们希望你们到武汉发展兴业,助力武汉加快复兴。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