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乌镇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落下帷幕,1200个互联网项目对接,现场签约额超过130亿元。
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展馆面积很大,但湖北企业只有一家,目前处于B轮融资阶段的武汉极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其主要提供基于SAAS架构的云服务,应用于各大网站论坛社区的注册登录、发帖评论、游戏发号及投票活动等交互环节。
前几年,斗鱼、卓尔、易瓦特等公司还在参展,今年却都没有参加。据公开报道,主要是由于这些企业都过了初创时期,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以参展方式刷存在感的意愿在减弱。
在搜索平台上用“湖北”与“互联网”两个关键字搜索时,会发现前三条基本都是:为什么湖北消失于互联网版图?湖北出了许多互联网大佬,为什么出不了一流的互联网公司?
其实湖北的互联网企业并不少,据省通信管理局统计,目前全省在该局注册登记的互联网企业有近800家。
据悉,“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对所有申请参展的企业会进行考核评估,有一定创新性和市场潜力的互联网企业才能入围参展。最终参展企业411家,而湖北在其中仅占一家。这也侧面反映出湖北省内互联网企业大多规模偏小,缺少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大多是依靠风投驱动发展,寻求快速扩张,以上市为目的。在此基础上,资本密集、媒体发达的地方,自然容易获得更好的发展。
湖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弱,互联网产业起步较晚。所以互联网企业在本地发展过程中,即使有很好的产品开发,也会缺乏大的厂商和平台助推。
相对可以看看浙江,作为全国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浙江已建成国家、省级信息产业基地40余个,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21个,国家级双创基地8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70个。
据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杭州人才净流入率达11.78%,属全国之首。这与惟楚有才,却人才外流严重的武汉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方面互联网人才外流,另一方面湖北当地互联网企业又招募不到合适人才,发展落后,甚至连企业也搬出湖北,导致湖北消失到中国互联网版图。这一现象形成了湖北互联网的恶性循环。
面对这样的困境,唯有改变对互联网的态度,将传统发展思维转变为互联网思维,才能改变落后的命运,后来居上。政府应注重互联网公司的扶持与服务,支持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吸引愿意留下来的创业者与就业人才。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持续努力,投入资金与政策双向扶持。在未来的互联网大会上,一定有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发出湖北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