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00多万高素质人才,他们是武汉发展的“金矿”。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关精神,推进“双创”蓬勃发展,江岸区招才局、共青团武汉市江岸区委员会联合众创网(www.zhongchuang365.com)推出“长江金岸人才港·校友创新创业典型”系列宣传活动,寻找50名在江岸区创业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回顾他们的汗水与成长。
微梦传媒:张培文
武汉微梦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2012年起,国内微电影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不断释放巨大的市场能量。毕业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张培文由兴趣爱好起步,慢慢将微电影的制作变成了自己的事业。近期,众创网寻访到位于岱家山孵化器的武汉微梦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培文,听他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机缘巧合,结缘微电影
张培文最初接触微电影的拍摄是在大学。2011年5月,他和社团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拍摄了一部迎新微电影《兄弟》,短片一经发布,在互联网上迅速走红。此后,很多学生社团、学生会开始找他做宣传视频。
慢慢这些作品受到了校领导的重视,并将拍摄以杨子威(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为原型的微电影的重任交给了张培文。学校对他的工作也给予了很多支持,甚至直接拨款20万元置备拍摄机器,帮助团队度过难关。自此之后,张培文在微电影这条路上稳步前行,和三个小伙伴一起于2012年创办了武汉微梦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正是学校的支持让张培文决定留下来创业。张培文向众创网介绍道——
我是新疆人,父母都希望我毕业后能回到家乡,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而学校领导的支持与信任,让我觉得必须要做出一份自己的事业,不能辜负他们的厚望。
发展稳健,入驻岱家山
张培文的团队都是90后,虽然之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毕竟社会阅历尚浅,不能得到客户的完全信任。为此,张培文专程前往北京通宇思科影视培训学校学习进修,还考察几家当地专业影视公司,了解目前最前沿的市场运营模式。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凭借着自身努力赚到了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桶金,为一家五星级酒店拍摄宣传片。
公司业务走上正轨,团队自然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当时张培文计划三年内覆盖阳逻市场,五年内将业务辐射武汉各区。守得云开见月明,张培文和他的团队赶上了武汉的春天。2013年10月,张培文带着微梦传媒团队参加了武汉市高校创业大赛获得特等奖,当场就有岱家山孵化器的工作人员邀请入驻。
当时岱家山的领导们非常热情,说免费提供水电、宽带、办公场所。”张培文回忆着,“最开始我还有点怀疑,毕竟条件太诱人了,而我们只是个穷学生创业团队。经过数次实地考察,发现这里的创业环境真的挺不错的,就入驻了这里。
来到江岸四年多,他们生根于这块有文化、有历史、有内涵的土地,发展稳健,并于2016年9月成为湖北省首批、也是唯一一家文化科技型企业挂牌青创板。
回馈社会,圆梦创业者
当微梦传媒克服起步的艰辛后,赚了点钱的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反哺学校。2013年11月,张培文他们决定拿出一笔资金资助在校大学生创业,首笔资助为1万元。初步打算设三期基金,每年一期,扶持力度和范围逐年增加,而且还与被扶持的创业团队建立长期帮扶关系,帮助创业团队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万元,钱不多,但分量很重,这是一份爱心,更是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张培文希望以此为起点,在“创业先锋”学长及创业校友们的带领下,使更多拥有创业梦想的人加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队伍中来,在武生院的创业摇篮里受到熏陶、得到锻炼,并走出属于自己的创业路。
除了反哺学校,张培文也为社会公益做出了很多贡献。2015年,微梦传媒发起成立新型社会组织“武汉青年影视协会”,主要以帮助大学生影视爱好者社团及工作室成长为使命,目前已覆盖武汉数十所高校,聚集数百家大学影视社团及工作室,时刻履行着微梦传媒的社会责任“帮助更多的青年人实现影视梦想”!
张培文表示,作为一个资深的大学生创业者,他想提醒那些和他一样选择在大学期间创业的同学们,要保持头脑清醒,脚踏实地,首先解决公司的生存问题,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武汉是我的第二个家,这里是我洒下青春热血的地方。”张培文在采访最后说到,他希望未来公司依然能够脚踏实地,稳步前行,成长为一家有文化底蕴、长久发展的公司。
心之所向,等你“归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