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长江金岸人才港 | 闯王面廖海鹏:在武汉开陕西面馆的慈善家
众创网2017-11-18

编者的话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00多万高素质人才,他们是武汉发展的“金矿”。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关精神,推进“双创”蓬勃发展,江岸区招才局、共青团武汉市江岸区委员会联合众创网(www.zhongchuang365.com)推出“长江金岸人才港·校友创新创业典型”系列宣传活动,寻找50名在江岸区创业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回顾他们的汗水与成长。

闯1.jpg

闯王面:廖海鹏

武汉闯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提到武汉的饮食,在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热干面。20年前,一个来自陕西的小伙揣着10块钱,离开家乡来到武汉卖起陕西面食。他从街边小摊开始,慢慢发展成如今坐拥十多家分店的餐饮连锁企业家!他就是闯王面馆的创始人——廖海鹏。

只身来汉,敢闯敢拼

廖海鹏出生于陕西咸阳市的一个军人家庭,祖父和父亲曾是部队高干。16岁那年,父亲病逝,为减轻母亲的负担,他选择辍学到当地一家有名的面馆当学徒。

后来,在黄陂当兵的朋友告诉他,在武汉面食很好卖,于是廖海鹏来到武汉,开了一家经营陕西面食的小摊。刚刚创业的他遇到一些困难,“一开始好多武汉人都吃不惯凉皮口味,总会问能不能帮他把面烫一下。”廖海鹏说,“后来我自己改善了一些面食,让它既保留陕西风味,又符合武汉人的习惯。”

在他看来,做餐饮,最根本的就是要讲诚信。店内所有的原材料都是由他亲自细心采购,保证食客吃的健康,吃的放心。就是因着这份用心,他的小摊生意越来越好。

2003年,廖海鹏的第一家面馆在江岸区一六一医院旁开张,当时面馆起名叫“扬帆”,他说,我觉得江岸的寓意很好,让人有一种归属感,“长江的岸边,将是我扬帆起航的地方!”2011年,他给店子换了个更大气的名字—闯王面馆,“扬帆只是一个开始,我更希望宣扬年轻人敢闯敢拼的劲头!”

目标上市,为国争光

每每问到闯王面馆有什么目标时,廖海鹏都会坚定的回答:上市!这个答案跟他出身军人家庭有关,从小深受党的教育,他一直希望做出一番事业来为国争光。

一开始创业,廖海鹏就以上市为目标。“当闯王面还是一个街边小摊的时候,上市只是一个口号,让我们有一个前进的动力。”他说:“但没想到我们一步步越做越大,有了自己的门面,后来又有了连锁店,上市就变成我们垫着脚可以碰到的目标了!”

为了上市,廖海鹏为闯王面馆制定了5年的计划,今年是第二年。他预计2018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开100家门店,让闯王服务更多的人,成为享誉中国的快餐连锁品牌。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早前,廖海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每卖一碗面,捐五角钱”。他在每一家闯王面馆内,都设置了一个爱心捐款箱。面对汶川地震、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以及媒体报道的感动人物,他都想方设法慷慨解囊。

闯2.jpg

这一切,始于2005年。那天,他在武广献血车献完血才跨出车厢,一名衣衫褴褛的老人凑过来,嗫嚅着问他能不能把献血证给自己。廖海鹏细问之下,老人的孙子得了重病,现在需要用血,老人打听到有献血证人的直系亲属可以优先用血,就跑出来碰碰运气。廖海鹏掏出身上仅剩的100元钱给了老人,听着老人家一迭声地谢谢,心酸不已。此后,他就踏上了自己的慈善之路。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是我们公司每个人的信条,作为一个创业者,政府给了我很多帮助,而我也应该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廖海鹏表示,除了慈善方面,自己也想为江岸区“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做出一些贡献。“为了闯王面馆的上市目标,我们现在很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我们非常欢迎他们加入闯王面这个大家庭,留在江岸!”

廖海鹏凭借着自己敢闯敢拼的精神,用十年的磨砺创造了“闯王面馆”的神奇崛起,他用坚实的脚步走出了精彩灿烂的创业人生。

阅读:
分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微信朋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