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81年师范毕业后,做了一名小学教师。我一直以为,我不会以教师的身份退休,现在看来,这一愿望是落了空。
我曾以为,做教师门槛很低,大凡识几个字的都可以进教室执教鞭,做教师实在是那种没有其他选择的最后的退路,像我这种优等生做教师简直是太大材小用了——现在想来,此等说法多么荒唐无据,教师好歹是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不是谁谁谁都可以胜任的。但当时就觉得做一个教书匠没什么出息。
有些事大概只有深入其间,才会体味其中的味道。做着做着,我觉得做教师其实很有趣,和学生相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很享受他们的天真可爱活泼好奇,乐于分享我的所知,他们也很享受和我一起的轻松无间。在这里我讲几个例子。
教师节的来历
开学没几天,就是教师节了,为什么要设教师节呢?小朋友们有自己的见解:“因为,班中有些小朋友不乖,国家怕老师被气坏,所以就给老师一个节。这样老师心情就好了,然后又能高兴地给我们上课了。”
哈哈,小朋友们实在是太可爱了!
我道:“想一想,给教师设一个节,说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向大家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全社会要尊师重教。”
“什么叫尊师重教啊?”有小朋友不懂了。
“就是尊敬老师,重视教育啊!”
“那——就给老师一个节,不给其他人设一个节吗?”虹虹有疑问了。
“除了教师节,还有护士节、记者节。”
“我怎么不知道护士节和记者节呀?”小涵很惊讶。
我摸了摸她的头,道:“正因为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有很多,所以我们要学习啊。”
龙的传人
这天中午,我进教室,正在看书的小茜问我:“皇帝为什么要穿龙袍?”
“因为皇帝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啊。”
“那龙是谁想出来的?”她又有问题了。
“嗯,这个问题啊,要从很早讲起。那时,我们的祖先,也称生民,是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群居的。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比如,有些部落的图腾是鹿,有些部落的图腾是莽蛇,有些是鱼,有些是鹰,还有……”
“那么多啊!”
“是的,那时有很多部落的。后来啊,这些部落统一起来了。”
“谁统一的?”她又问。
“好像是伏羲。”
“伏羲是谁?”
“三皇五帝中的一皇。伏羲统一了部落后,要有一个统一的图腾,你要是伏羲,你会怎样设置这个图腾?”
“我?我就用自己部落的图腾。”她想了一会儿,说。
“可是,你如果就用自己部落的图腾的话,其他部落的人会有意见的。那么就从各部落的图腾上取一个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图腾。”
“啊?怎么取啊?”这时,边上已聚起了好多的同学。
“比如说啊,取蟒蛇的身子,鹿的角,鲸的须,鱼的鳞,鹰的爪等,然后组成了一个新的图腾——龙。”
小茜听得目瞪口呆,好长时间才回过神来:“啊!原来是这样的!这么好玩!”
“是啊,传说,龙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三国故事的真假
后来,我尝试把这样聊天式的学习形式带进了课堂,学生很是喜欢,这又使我感觉到上课是一件既神圣又有趣的事儿。我们是这样开始学习《草船借箭》的:
“我想先问你们几个问题,从最简单的开始,这篇课文选自哪本书?”
“《三国演义》!”
“好!我们先来弄清楚三国是哪三国。”
“魏国、蜀国、吴国。”
我拿起粉笔,做板书状:“你们觉得哪国写在最前面?”
“魏国。因为魏国最强大。”
“那么,谁写在第二位?”
“吴国。因为吴国比蜀国灭得晚。”
“嗯,你们同意这样排列吗?”
“同意!”
“那你们能不能把书中出现的人物分别归到这三国里去?”
“曹操,魏国;周瑜、鲁肃,吴国;诸葛亮,蜀国。”他们边说,我边写。
“看这里,”我指着板书,“你们有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来?”
他们盯着黑板看了一阵子,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道:“啊?那么多双眼睛,愣是没看出问题来啊?好,我有一个问题,蜀国的诸葛亮怎么和吴国的周瑜混在一起了呢?”
他们恍然大悟:“喔,对哦!”
“想想,为什么呢?”
小坤发表观点:“因为魏国最厉害嘛,吴国打不过它,蜀国也打不过它,所以,他们两家要联合起来和它打,所以,诸葛亮和周瑜就在一块儿了。”
“小坤讲得对。现在,我想问一下,你们认为这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否真实?”
小天道:“我认为是假的,因为《三国演义》是本历史小说,七分真实,三分虚构。”
小逸马上发表反对意见:“那你怎么知道这不是在七分真实里面?”
“好!非常好!有不同的观点碰撞了,那么,怎样辨别这借箭是真是假,我建议你们去查一些资料,比如《三国志》,这是记载历史的书,不是演义。”
我一直鼓励学生思考:“我们只有认真思考,才会有创造,才会有发展,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会有活力,有竞争力。”这不,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时,学生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我想问一下,威尼斯河道的十字路口有没有红绿灯?”
“我想知道一下,威尼斯有没有公交船啊?”
“那些船夫有没有驾船证啊?”
“我猜威尼斯的居民都会游泳。”
“冬天河道上结冰了怎么办?”
……
当学生这样思考的时候,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怎么不油然而生?
我没有刻意地统计过,37年来我教过多少学生,那应该是一个蛮漂亮的数字。想到在这些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或多或少地引导过他们,作用过他们,很是开心。
我想,如果时光流转,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未必会选择做教师,但是,我一旦选择了做教师,我一定会从入职那天起,认真研究儿童心理,遵循教育规律,唤醒学生沉睡的内心,引导他们发现自我,发展自我。